[发明专利]车辆智能解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80119.9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9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102 | 分类号: | B60R25/102;B60R25/24;H04W4/40;H04W4/80;H04W4/02;H04W2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臧云霄;钟宗 |
地址: | 33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智能 解锁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车辆智能解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代驾请求,为第一移动终端匹配一第二移动终端;检测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与车辆建立蓝牙连接;于第一移动终端与车辆建立蓝牙连接后,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虚拟钥匙;接收虚拟钥匙对车辆的解锁请求,检测第一移动终端与车辆是否处于蓝牙连接状态;于第一移动终端与车辆处于蓝牙连接状态时,允许虚拟钥匙解锁车辆,并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目的地信息。本发明通过验证车主的第一移动终端与车辆的连接状态,在保障车辆安全可控的前提下,自动发送信息给代驾司机的第二移动终端,节省车主和代驾司机的沟通成本,为代驾服务提供极大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联网信息共享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辆智能解锁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代驾需求通常发生在酒后。车主饮酒后,不管从法律规范还是精神状态出发,都不适宜驾车,此时就需要寻求代驾。在寻找代驾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车主饮酒后处于不清醒状态,无法与代驾司机良好沟通。当车主无法准确描述车辆位置,告知家庭住址时,代驾司机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寻找车辆和获知车主的目的地。此时通常需要其他人陪同车主,或通过紧急联系人尝试电话沟通,代驾司机才能获知相关信息,将车主送回家。
第二,车主在不够清醒的情况下把车辆的解锁钥匙授权给代驾司机,包括车辆信息、家庭住址等信息都被代驾司机获取。若不幸遇到行为不良的代驾司机,在车主不在场的情况下车辆被解锁开走,甚至入室盗窃等都有可能发生,对车主的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第三,在车主昏睡的情况下,其无法获知自己的具体方位变化,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智能解锁方法,既保证车主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又可以将代驾所需的信息自动发送给代驾司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智能解锁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代驾请求,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匹配一第二移动终端;检测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与车辆建立蓝牙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车辆建立蓝牙连接后,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虚拟钥匙;接收所述虚拟钥匙对所述车辆的解锁请求,检测所述第一移动终端是否与所述车辆处于蓝牙连接状态;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车辆处于蓝牙连接状态时,允许所述虚拟钥匙解锁所述车辆,并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目的地信息。
优选地,上述的车辆智能解锁方法中,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匹配一第二移动终端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的代驾请求,所述代驾请求至少包含所述第一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将所述代驾请求发送至代驾服务中心;根据所述代驾服务中心反馈的代驾订单,为所述第一移动终端匹配所述代驾订单对应的第二移动终端;将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反馈至所述第一移动终端。
优选地,上述的车辆智能解锁方法中,所述目的地信息与所述车辆对应绑定,于所述虚拟钥匙解锁所述车辆后,自动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目的地信息。
优选地,上述的车辆智能解锁方法中,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获取自所述车辆的定位模块,所述虚拟钥匙获取自所述车辆的蓝牙模块;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车辆建立蓝牙连接后,自动获取并将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虚拟钥匙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终端。
优选地,上述的车辆智能解锁方法中,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车辆建立蓝牙连接后,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车辆识别信息,所述车辆识别信息至少包含所述车辆的车牌号;所述车辆识别信息与所述车辆对应绑定,于所述第一移动终端与所述车辆建立蓝牙连接后,自动向所述第二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车辆识别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爱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80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