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市政污泥制备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77959.X | 申请日: | 2018-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0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玲侬;周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2F11/121;C02F11/127;C02F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污泥 制备 节能 环保 建筑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市政污泥制备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市政污泥进行预过滤、粉碎搅拌和二次过滤;去除泥水混合物中的部分水分,使泥水比在1:1至1:2之间,待搅拌均匀后,检测其水质,并作相应的处理;对泥水混合物进行离心式处理,使污泥能够根据成分的不同分成若干层,并将各层的污泥分别取出;制作建筑材料胚料;待胚料自然晾干后,高温烧制,并得到不同的建筑材料,该方法通过将市政污泥的各成分进行分离,并分别使用制备不同的建筑材料,不仅能够消除其中的安全隐患,还能够使污泥的各成分充分利用,此外,将污泥进行分离分类,不仅能够便于运输,还能够形成专门的产业链,适用于各个大、中、小城市地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物处理与建筑材料制作领域,具体为一种由市政污泥制备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污水产生量和处理量迅速增加,污水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副产物,其产量也在迅速增长。污泥是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的必然产物。未经恰当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不但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处理能力,而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公众和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包括填埋,焚烧,土地利用等,但是,由于各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都难以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效果,都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随着工业生产和城市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市政污的水排入到河道中,导致河流水质出现恶化。目前我国大多数河流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道的治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随着截污工程的引入,市政污泥的二次污染问题就成为影响河水水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对市政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也就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污泥中富含丰富的有机质以及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和无机盐类物质,所以目前把污泥作为再生资源再利用引起了广泛重视。
现有的将市政污泥制备建筑材料的方法通常是先将市政污泥风干并研磨成粉粒,之后与其它材料混合并挤压成型,最后经过高温烧制制成砖块、陶粒等建筑材料,达到污泥处理与废物回收利用的双重作用。
但是,现有的由市政污泥制备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各个地区的市政污泥根据当地环境以及化工厂等主要排污源头的不同,成分也有所不同,如果不加区分便同等使用,很难保证其安全性和制备的建筑材料的品质;
(2)现有的用市政污泥制备建筑材料的方法通常是将市政污泥制造单一的建筑材料,但是,由于市政污泥的组成成分不同,仅单纯的混合使用,很难使其各成分充分利用,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3)利用市政污泥制备建筑材料的条件和设备并不是各个城市或地区都具备,同时,制备建筑材料的工厂也一般设置在郊外,如果将污泥运到别的城市、地区使用则非常麻烦且运输不方便,而如果不处理,又会污染环境、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由市政污泥制备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市政污泥的各成分进行分离,并分别使用制备不同的建筑材料,不仅能够消除其中的安全隐患,还能够使污泥的各成分充分利用,同时能够保证其制备的建筑材料的品质,此外,将污泥进行分离分类,不仅能够便于运输,还能够形成专门的产业链,适用于各个大、中、小城市地区,有利于污泥的处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由市政污泥制备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对市政污泥进行预过滤、粉碎搅拌和二次过滤,去除其中的垃圾、悬浮物以及固体杂质;
S200、去除泥水混合物中的部分水分,使泥水比在1:1至1:2之间,待搅拌均匀后,检测其水质,并作相应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79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热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褐色钧瓷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