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沥道路管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7218.1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2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乐海淳;彭姜;谢雨雨;周震沂;周玥;曹亚东;朱天同;柴冲冲;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E01C1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邓忠红 |
地址: | 2004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混合料 服务端 运送 管控系统 生产监控 监控端 监控单元 控制台 实时监控 通信连接 单元设置 生产过程 生产 环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沥道路管控系统,智沥道路管控系统包括监控端和服务端,监控端与服务端通信连接,监控端包括生产监控单元,生产监控单元设置于沥青混合料拌合楼,沥青混合料拌合楼用于生产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拌合楼设置有控制台,生产监控单元分别与控制台和服务端通信连接,监控端还包括运送监控单元,运送监控单元设置于运送车辆上。本发明的智沥道路管控系统,通过在沥青混合料拌合楼布置生产监控单元,实现服务端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通过在运送车辆上设置运送监控单元,实现服务端对沥青混合料的运送环节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运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监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智沥道路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沥青混合料路面由于其行驶舒适度高、施工快捷方便、易于养护维修等优点,自上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成为道路铺装的首选工艺,截止2016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3万公里,其中绝大多数为沥青混合料路面。
为保证道路建设的高质量要求,提高沥青混合料路面生产及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是沥青混合料路面质量大幅度提升的重要举措。
为保证沥青混合料混合料生产及施工质量,通常采用抽提试验或者钻芯取样试验来检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然而,在长期的工程实践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1、采用抽提试验为主评价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的方法,代表率低、即时性差,受沥青混合料样品选择和试验精度的影响较大,反应的信息相对比较滞后。2、采用钻芯取样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路面压实度的方法,选点随机性大,按照目前的沥青混合料质量规范要求,平均每公里取5个直径100mm(毫米)的芯样进行压实度的评判,代表率低至百万分之一,而且事后评价的方法无助于道路质量的改善。因此如何保证沥青混合料混合料生产及施工质量,从而延长沥青混合料路面使用寿命,仍然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的检验监控滞后,导致沥青混合料质量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智沥道路管控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智沥道路管控系统,所述智沥道路管控系统包括监控端和服务端,所述监控端与所述服务端通信连接,所述监控端包括生产监控单元,所述生产监控单元设置于沥青混合料拌合楼,所述沥青混合料拌合楼用于生产沥青混合料,所述沥青混合料拌合楼设置有控制台,所述生产监控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台和所述服务端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台用于根据预设生产参数控制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过程,并在所述生产过程中测量以得到实际生产数据,所述生产监控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实际生产数据并将所述实际生产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端,所述服务端用于根据所述实际生产数据生成调整提示信息,并将所述调整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生产监控单元,所述生产监控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调整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台,所述控制台还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提示信息调整所述预设生产参数;
所述监控端还包括运送监控单元,所述运送监控单元设置于运送车辆上,所述运送车辆用于运送所述沥青混合料,所述运送监控单元包括第一显示终端、第一控制器、第一定位模块和第一传感器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显示终端、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和第一传感器模块电连接;
所述服务端还用于当所述沥青混合料生产完成时生成开始运送信息,并将所述开始运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开始运送信息生成运送开始提示,并发送所述运送开始提示至所述第一显示终端,所述第一显示终端用于对所述运送开始提示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道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道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72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染源动态工况系统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能源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