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固体丙烯酸树脂的设备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5598.5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1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舒纪恩;姜笃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立尔化工(扬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8F220/14;C08F220/20;C08F220/18;C08F220/06;C08F212/08;C08F212/12;C08F2/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丙烯酸树脂 制备 甲基丙烯酸类单体 分子量调节剂 连续本体聚合 乙烯基类单体 有机过氧化物 柱塞流反应器 分子量分布 丙烯酸类 产品色泽 传热传质 独立控温 工艺配方 功能单体 混合物 高粘度 共聚合 溶剂 多段 均一 串联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固体丙烯酸树脂的设备及其方法,解决连续本体聚合工艺中高粘度输送、搅拌和传热传质困难的问题。该方法是按照工艺配方,配合相应的设备,不加入溶剂,将丙烯酸类及甲基丙烯酸类单体、乙烯基类单体及功能单体混合物,在有机过氧化物和分子量调节剂存在的条件下,经过多个串联且多段独立控温的柱塞流反应器,进行共聚合反应,所得产品色泽均一,分子量分布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制备固体丙烯酸树脂的设备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丙烯酸树脂是以(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等乙烯基单体以及其他功能单体为主要原料合成的共聚物。该类树脂具有色浅、保色、保光、耐候、耐腐蚀和耐污染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机械电子、家具、建筑、皮革、木材、造纸、印染、工业塑料及日品涂饰等领域。
丙烯酸树脂的聚合工艺主要有: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及本体聚合,每种聚合工艺都各有其优势。对于本体聚合工艺,聚合过程中只加入单体、引发剂及分子量调节剂,不加入或少量加入溶剂,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没有废水产生,环境友好,且产品色泽均一、产品质量一致性好,逐渐成为鼓励发展的聚合工艺;同时,由于本体聚合过程中的高粘度以及传热、传质困难,单体转化率低,对反应器设备和工艺控制过程要求较高,这也限制了本体聚合工艺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在丙烯酸树脂领域,本体聚合工艺最初从单釜连续搅拌槽(CSTR)发展而来。单釜连续搅拌槽本体聚合工艺,具有投资少,生产灵活等优点;由于工艺的限制,该工艺转化率只有50%,生产效率低。
后来,又发展了两釜串联连续搅拌槽(CSTR)本体聚合工艺。第一台反应釜做预聚合,转化率30~40%时,进入到第二台反应器中,最终产物转化率可以到60%以上。两釜串联连续搅拌槽(CSTR)本体聚合工艺,具有相对更大的传热面积,可以使用较低的溶剂量。
在本体聚合工艺中,为了降低聚合体系粘度和控制聚合速率,使用5%~40%的溶剂,如甲苯、乙苯等。溶剂的使用,需要在脱挥系统、真空和高温条件下,进行分离,消耗较多热量。而且,产品中不可避免残留溶剂,也限制了丙烯酸树脂的应用。为了实现加入少量溶剂,甚至不加入溶剂,获得高的单体转化率的目的,尤其当聚合反应后期,转化率越高,物料粘度急剧增加,搅拌、输送及换热变得尤其困难,后来又发展了在聚合反应后期,采用管式或塔式反应器,来解决高粘度的问题。
专利CN200810026505提供了一种水溶性丙烯酸树脂本体聚合方法,在高位槽中按配方加入各种单体和引发剂混合物,然后用高压泵将反应混合物泵入反应釜,在200~300℃、0.1~10Mpa、物料反应保温时间为5~30分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连续进料、出料,然后出料熔融物进入脱挥罐脱挥,再经挤出成型,得到成品。
专利CN104311726B描述了一种固体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将所有单体和引发剂、链转移剂和辅助组分在物料罐中搅拌溶解均匀后,加入到反应釜中,与120~180℃、0.1Mpa~1Mpa下进行聚合反应;当反应釜中的单体转化率达到40~50%时,开始将溶剂储罐中的稀释溶剂逐渐滴入到反应釜中进行降粘,保持反应釜中物料良好的流动状态,当转化率达到70~80%后,将所得物料,经高压泵连续打入管式反应器中进一步聚合反应,反应温度150~240℃,停留时间2~40分钟;然后进入脱挥塔,经过脱挥的物料从脱挥塔下部排除,得到固体丙烯酸树脂。
专利US4414370描述了一种分子量窄分布的丙烯酸酯的本体制备方法,将所有单体和引发剂加入到1加仑的、内设导热油冷却盘管的连续搅拌槽反应器,进料量0.2~0.8lbs/min,反应温度提高到190~310℃,停留时间5~30分钟,单体转化率90%以上。然后物料进入到搅拌脱挥槽中,脱挥温度270℃,脱出未反应的单体,再经冷凝回收。所得产品分子量分布小于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立尔化工(扬州)有限公司,未经博立尔化工(扬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55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