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砂粒度级配的无碱玻璃配合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1136.6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3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彭寿;马立云;仲召进;曹欣;石丽芬;倪嘉;赵凤阳;单传丽;王巍巍;崔介东;韩娜;操芳芳;王萍萍;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3/097 | 分类号: | C03C3/097;C03B19/02;C03B25/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砂粒 无碱玻璃 配合料 二氧化硅 分级 级配 粒径 质量百分比 硅砂颗粒 硅砂粒径 均质性 有效地 配比 总硅 节约 优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砂粒度级配的无碱玻璃配合料,包括现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的配合料:59%的SiO2、17%的Al2O3、0.2%的ZrO2、5%的CaO、7%的B2O3、3%的MgO、6.55%的SrO、与1.8%的P2O5,0.15%的SnO,0.15%的MoO3,0.15%的WO3,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是分别由以下粒径的二氧化硅构成:粒径大于0.15mm、0.075‑0.15mm、0.045‑0.075mm、小于0.045mm的硅砂颗粒分别占总硅砂重量的1.0%、80.0%、14.0%、5.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硅砂粒度分级,采用优化配比的硅砂粒径,获得一种残存气泡数量少、气泡直径小、均质性良好的优质无碱玻璃;通过硅砂粒度分级,有效地节约了成本且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柔性玻璃生产领域,涉及无碱玻璃的生产,具体涉及一种硅砂粒度级配的无碱玻璃配合料。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器用的玻璃基板多要求采用无碱玻璃。由于无碱玻璃的玻璃原料中实质上不含碱金属化合物,且氧化铝含量高,导致玻璃熔制过程比常规钠钙硅酸盐玻璃难度大很多。
硅砂作为玻璃的最主要的原料,占比最大,影响也最甚,硅砂的熔化时间与其粒径成正比,粒径越大越难熔,为了降低熔制时间,应当减小硅砂粒径。目前,生产中多采用粒径小的硅砂颗粒,这虽缩短了熔制时间,但粒径小的硅砂颗粒在玻璃原料熔融过程中存在团聚现象,使玻璃原料无法完全熔融。因团聚作用产生的二次粒子,使得玻璃液中存在一定数量微气泡,一方面使得玻璃液均质性差;另一方面使玻璃制品的外观、透过率、机械强度和硬度等方面,无法满足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器用的玻璃基板要求;且硅砂粒度越小,成本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硅砂颗粒在熔制中产生团聚的问题,提供一种硅砂粒度级配的无碱玻璃配合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硅砂粒度级配的无碱玻璃配合料,包括现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的配合料:SiO257.5~61.5%、P2O51~2.5%、Al2O315~19.1%、ZrO20.1~0.3%、CaO 3.7~6%、B2O36~7.5%、MgO 2~3.8%、SrO 6~7%、SnO 0.1~0.2%、MoO30.1~0.25%、WO30.1~0.25%,其中SiO2+P2O5值为60%~63%,SiO2+Al2O3+ZrO2值为75~77%,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是分别由以下粒径大小的二氧化硅构成:粒径大于0.15mm、0.075-0.15mm、0.045-0.075mm、小于0.045mm的硅砂颗粒分别占总硅砂重量的1.0%、80.0%、14.0%、5.0%。
将硅砂进行筛分,按100目(0.15mm)、200目(0.075mm)、325目(0.045mm)依次进行粒度分级,找到其优化配比的硅砂粒度范围,实现配合料之间反应的均匀性与完全性,达到最佳的熔制、澄清、均化效果,获得残存气泡数量少、气泡直径小、均质性良好的优质无碱玻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硅砂粒度分级,采用优化配比的硅砂粒径,获得一种残存气泡数量少、气泡直径小、均质性好的优质无碱玻璃;通过硅砂粒度分级,有效地节约了成本,且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1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