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敏打印头自动电流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1128.1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9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熊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
主分类号: | B41J2/35 | 分类号: | B41J2/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敏打印头 负温度系数电阻 电容 驱动电路 自动电流 导通 内阻 打印 集电极发射极 热敏打印机 二极管 大数据量 工作电流 基极电压 逐步降低 热敏头 散热片 电阻 升高 保证 | ||
一种热敏打印头自动电流驱动电路,包括电容C1(1)、电容C2(2)、二极管D1(3)、NPN型三极管Q1(4)、电阻R1(5)、负温度系数电阻RT1(6)、电容C3(7)。在热敏打印机的热敏头散热片上黏贴负温度系数电阻RT1(6),当热敏打印头温度较低时,NPN型三极管Q1(4)基极电压较高,NPN型三极管Q1(4)导通,NPN型三极管Q1(4)集电极发射极之间内阻较小,电流主要从NPN型三极管Q1(4)流过,迅速给热敏打印头提供较大工作电流,保证正常大数据量打印;当热敏打印头温度逐步升高负温度系数电阻RT1(6)内阻逐步降低,NPN型三极管Q1(4)导通程度逐步减弱,供给热敏打印头的电流减弱,打印变慢,保护了热敏打印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敏打印头自动电流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热敏打印机中热敏头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部件,其价格占了整个打印机的1/3左右,而这个打印头寿命有限,以作为银行自动提款机用凭条打印机为例,正常使用寿命就是半年到一年,超过这个时间打印头就无法清晰打印出字,也就报废了,每次更换就相当于购买1/3台热敏打印机,成本高昂,所以必须想各种方法提升打印头寿命,降低热敏打印机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热敏打印头自动电流驱动电路,通过在热敏打印机热敏头散热片上黏贴负温度系数电阻以此控制热敏打印头上瞬时电流供给量,以此来调控打印速度和打印头温度,在两者之间寻求新的平衡,以牺牲一定可以接受的打印速度,来控制打印头温度,从而显著提升打印头寿命,寿命提升在50%左右,经济效益显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电容C1(1)、电容C2(2)、二极管D1(3)、NPN型三极管Q1(4)、电阻R1(5)、负温度系数电阻RT1(6)、电容C3(7)。所述电容C1(1)正极接+24直流电源,电容C1(1)负极接地;所述电容C2(2)上端接+24直流电源,电容C2(2)下端接地;所述电阻R1(5)上端接+24直流电源,电阻R1(5)下端接NPN型三极管Q1(4)基极和负温度系数电阻RT1(6)上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1(4)集电极接+24直流电源和二极管D1(3)正极,NPN型三极管Q1(4)发射极接二极管D1(3)负极和电容C3(7)上端;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T1(6)下端接地;所述电容C3(7)下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D1(2)正极接+5伏电源,D1(2)负极接D2(3)负极、R1(4)上端、C1(9)正端;所述电容C1(1)正极接+24直流电源,电容C1(1)负极接地;所述电容C2(2)上端接+24直流电源,电容C2(2)下端接地;所述电阻R1(5)上端接+24直流电源,电阻R1(5)下端接NPN型三极管Q1(4)基极和负温度系数电阻RT1(6)上端;所述NPN型三极管Q1(4)集电极接+24直流电源和二极管D1(3)正极,NPN型三极管Q1(4)发射极接二极管D1(3)负极和电容C3(7)上端;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T1(6)下端接地;所述电容C3(7)下端接地。
所述三极晶体管Q1(4)的型号为2N1711。
所述负温度系数电阻RT1(6)的型号为NCP15WL473。
所述二极管D1(3)的型号为1N4148。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通过在热敏打印机热敏头散热片上黏贴负温度系数电阻以此控制热敏打印头上瞬时电流供给量,以此来调控打印速度和打印头温度,在两者之间寻求新的平衡,以牺牲一定可以接受的打印速度,来控制打印头温度,从而显著提升打印头寿命,寿命提升在5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未经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11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