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门锁的自动吸合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70269.1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7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尚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百川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7/14 | 分类号: | E05B77/14;E05B79/10;E05B79/20;E05B81/06;E05B8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何军华 |
地址: | 453700 河南省新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拖动 卡板 止动爪 转动连接 自动吸合 体内 车门 汽车门锁 连接轴 转换臂 卡头 壳体 间隔固定 驱动装置 重新关闭 转轴转动 臂中部 中间轴 挡块 铰轴 卡槽 全锁 转动 侧面 驱动 制作 | ||
一种用于汽车门锁的自动吸合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拖动臂、止动爪和卡板,止动爪位于拖动臂和卡板之间,拖动臂中部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拖动臂上部通过铰轴转动连接有拖动转换臂,止动爪下部通过中间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止动爪朝向卡板的侧面开设有卡槽,卡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卡板侧部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卡板侧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拖动转换臂端部一侧的挡块,壳体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拖动臂绕连接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制作成本低,能够在车门半锁的状态下完成自动吸合至全锁状态,无需打开车门重新关闭车门,操作便捷,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门锁的自动吸合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方便性要求越来越高,在传统的汽车车门系统中,要使车门能够顺利的关闭,必须要借助一定的外部力量施加到车门上,当外力不足时,汽车容易处在半锁的状态,需要重新开启车门使用更大的外力使其完全锁紧,这样会给操作的舒适性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一些高端汽车在车门系统内布置了自动吸合机构,可以实现车门一定程度的自动关闭,然而这种机构往往过于复杂,对锁体内部机械结构间的配合度要求过高,并且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性强、操作便捷、能够自动完成吸合的用于汽车门锁的自动吸合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门锁的自动吸合机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拖动臂、止动爪和卡板,止动爪位于拖动臂和卡板之间,拖动臂中部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拖动臂上部通过铰轴转动连接有拖动转换臂,止动爪下部通过中间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止动爪朝向卡板的侧面开设有卡槽,卡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卡板侧部间隔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卡板侧部固定连接有位于拖动转换臂端部一侧的挡块,壳体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拖动臂绕连接轴转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拖动臂之间设置有拉线。
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回位弹簧,铰轴、中间轴和转轴上分别设置有限位弹簧。
壳体内分别设置有位于止动爪两侧的第一止动开关和第二止动开关,第一止动开关和第二止动开关分别与驱动电机之间电连接,止动爪上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止动开关相对应的第一压片,拖动臂下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止动开关相对应的第二压片。
壳体内间隔设置有位于卡板一侧的第一锁止开关和第二锁止开关,卡板侧部开设有缺口。
壳体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拖动转换臂一侧的限位柱,拖动转换臂与限位柱侧壁压接配合。
所述拖动转换臂与定位柱相接触的侧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导向面,卡板上部侧壁向外凸出形成第二导向面,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均为弧面,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相契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在车门处于半锁的状态下,卡板上的第一卡头卡设在止动爪的卡槽内,此时,第二卡头位于卡槽外侧,第一锁止开关在卡板侧部的挤压通下处于闭合状态,第二锁止开关位于卡板侧部的缺口内处于开启状态,从而使得系统检测到车门处于半锁的状态,本发明开始自动吸合,驱动电机通过拉线拉动拖动臂绕连接轴顺时针旋转,并带动拖动转换臂向前移动,拖动转换臂在限位柱的作用下,使得拖动转换臂在移动的过程中推动卡板侧部的挡块,从而带动卡板绕转轴顺时针转动,并且拖动转换臂上的第一导向面和卡板上的第二导向面逐渐相契合,当第一卡头从止动爪的卡槽内滑出,第二卡头滑入并卡设在止动爪的卡槽内时,自动吸合完成,使得车门处于全锁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百川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百川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70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手铐
- 下一篇:汽车电动门锁的安全自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