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充电组件及无线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9584.2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5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雍玮娜;徐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50/20;H02J50/40;H02J50/7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模块 接收模块 指令 天线模块 预设频率 控制模块 无线充电 发射通道 预设 天线 发送 无线充电系统 频率调节 相等 能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包括天线模块、接收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传输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天线模块以及传输模块连接,传输模块与接收模块连接,天线模块包括天线,天线包括至少两个发射通道;控制模块用于向天线模块发出第一调节指令以及用于向传输模块发送第二调节指令,第一调节指令用于将发射通道调节为第一预设通道,第一预设通道对应第一预设频率;传输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调节指令并用于向接收模块发送第二调节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调节指令,第二调节指令用于将接收模块的频率调节为第二预设频率,第一预设频率与第二预设频率相等。本发明解决了无线充电效率低以及能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及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升级,无线充电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手机,电脑,平板,电子书甚至电动汽车,均逐渐向无线充电的方向不断发展与进步。无线充电是利用电感耦合技术对电子设备充电,即任何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接受到该电磁波的设备均可实现充电。
目前,虽然有公司已推出可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但该电子设备无法针对电子产品进行单一配对充电,即所有的手机均可在同一供电设备进行充电,无个性化的选择与甄别,进而造成充电效率降低以及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及无线充电系统,以解决无线充电效率低以及能源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包括天线模块、接收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传输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天线模块以及所述传输模块连接,所述传输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连接,所述天线模块包括天线,所述天线包括至少两个发射通道;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天线模块发出第一调节指令以及用于向所述传输模块发送第二调节指令,所述第一调节指令用于将所述发射通道调节为第一预设通道,所述第一预设通道对应第一预设频率;
所述传输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调节指令并用于向所述接收模块发送所述第二调节指令;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调节指令,所述第二调节指令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的频率调节为第二预设频率,所述第一预设频率与所述第二预设频率相等。
其中,所述传输模块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至少为一个。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至少两个接收通道,所述第二调节指令用于将所述接收通道调节为第二预设通道,所述第一预设通道与所述第二预设通道相对应,且所述第二预设通道对应所述第二预设频率。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切换单元以及与所述切换单元连接的接收电路,所述接收电路包括接收线圈以及与所述接收线圈相连接的整流电路,所述接收线圈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接收通道,所述切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通道调节为所述第二预设通道。
其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调节单元以及与所述调节单元连接的接收电路,所述接收电路包括电感线圈、接收电容以及整流电路,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接收电容串联后连接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相对两端;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接收电容形成接收谐振网络,所述调节模块用于调节所述接收谐振网络的谐振频率,以使所述谐振频率与所述第一预设频率相等。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组件还包括补偿电容,所述补偿电容用于调节所述接收谐振网络的所述谐振频率。
其中,所述补偿电容串联在所述接收电容与所述电感线圈之间,或串联在所述接收电容与所述整流电路之间,或串联在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整流电路之间,或并联在所述整流电路的相对两端之间。
其中,所述天线模块还包括高频电源,所述高频电源用于向所述天线提供电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上述的无线充电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9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