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指纹识别方法、以及显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8932.4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3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宾;张浩;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1L27/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江鹏飞;陈岚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衬底基板 电致发光器件 指纹识别装置 发光层 第一电极 光传感器 显示设备 指纹识别 透光孔 正投影 背离 第二电极 第一表面 阵列布置 制作 覆盖 | ||
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指纹识别方法、以及显示设备。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衬底基板;阵列布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多个电致发光器件;每个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位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层面对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以及布置在所述多个电致发光器件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多个光传感器;其中,每个电致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包括透光孔;每个光传感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透光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指纹识别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个人身份识别以及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人体指纹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使得指纹识别技术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因此指纹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各种领域,包括显示领域,尤其是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领域,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的电脑、数码相机等。指纹识别功能业已成为当前电子设备的必备功能之一,其对于增强电子设备的安全性,扩展其应用范围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指纹识别方法、以及显示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衬底基板;阵列布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的多个电致发光器件;每个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位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层面对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以及布置在所述多个电致发光器件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多个光传感器;其中,每个电致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包括透光孔;每个光传感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透光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面面对所述衬底基板;所述第一电极是阴极,所述第二电极是阳极。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电致发光器件的阴极共用一个面状阴极。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的材料包括反射性材料和/或遮光材料。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透光孔的面积在1μm2~1mm2的范围内。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光传感器对应一个透光孔。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光传感器对应多个透光孔。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发光器件是电致发光二极管。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发光二极管是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基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一表面上阵列布置多个电致发光器件;每个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位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以及位于所述发光层面对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以及在所述多个电致发光器件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布置多个光传感器;其中,每个电致发光器件的第一电极包括透光孔;每个光传感器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至少一个透光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一表面上阵列布置多个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在所述多个电致发光器件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面状电极;其中,所述面状电极被所述多个电致发光器件共用,作为每个电致发光器件的阴极。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多个电致发光器件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面状电极包括:利用蒸镀工艺在所述多个电致发光器件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面状电极;以及利用激光烧蚀工艺形成贯穿至少所述面状电极的透光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89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