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基基础多层岩溶溶洞的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5718.3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7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伟;沈阳;宋战平;魏敬东;田家乐;盖青山;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杨凤娟 |
地址: | 150009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桩基基础 探测 多层 溶洞 声波反射法 地质雷达 测点 测线 地质雷达探测 地层岩石 地质地貌 地质分析 定量判断 定性判断 基槽开挖 基础开挖 雷达检测 温度探测 线性扫描 有效结合 地质钻 分界面 红外线 岩性 测试 占用 检测 施工 分析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桩基基础多层岩溶溶洞的探测方法。所述桩基基础多层岩溶溶洞的探测方法包括采用地质分析法分析地质地貌;随着基础开挖,采用红外线温度探测法和地质钻探测法确定地层岩石的性质和岩性的分布及分界面;在所述基础上确定地质雷达和声波反射法测线和测点的位置;在基础基槽开挖完成后,进行测线和测点划定,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法进行地质雷达的线性扫描;其后进行声波反射法测试。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桩基基础多层岩溶溶洞的探测方法为多种检测方法有效结合,采用定性判断与定量判断相结合,减少大量现场实施过程中占用施工的有效时间。且所采用的雷达检测设备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桩基基础多层岩溶溶洞的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桩基础是主要的基础形式之一,由于桩的施工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因此桩基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检测等方面往往比上部建筑结构更为复杂,更容易存在质量隐患。桩基工程的质量问题将直接危及主体结构的正常使用与安全。
本项目所在的岔河大桥工程跨越岔河沟谷而设,基础设计为钻孔灌注桩,最大桩径2.8m,最大桩长51m,桩身穿越范围内地质溶蚀发育,多发育有溶洞及断层,个别临近河床桩基可能发育有地下暗河。在钻孔施工中很容易引起卡钻、埋钻、坍塌、偏孔等事故,在桩基混凝土灌注时容易引起混凝土流失、夹泥断桩、桩底混凝土不密实等情况,给施工造成极大困难。许多工程技术环节尚需要解决和检验。
为确保桩基施工的安全及质量,需要对桩基基础的岩溶分布情况进行探测,就当前国内外采用的探测技术的使用情况而言,存在局限性,并且各有优缺点,特别是由于西南岩溶山区地质构造发育、岩溶分层出现,往往靠单一的某种预测方法是难以把握的。因此,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仍是国内外工程地质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桩基基础多层岩溶溶洞的探测方法解决以上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实际施工地形而产生的多种检测方法有效结合的桩基基础多层岩溶溶洞的探测方法,提高桩基质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桩基基础多层岩溶溶洞的探测方法,包括地质分析法:为地质开挖中的地质素描,进行桩基穿越地质条件的预测;
地质雷达探测法:用于在桩基穿越地层的探测,采用线测和点测相结合的方法;
红外线温度探测法:用于隧道施工中超前防水预测预报;
声波反射法:用于桩基基础地层的探测;
地质钻探测法:利用钻机在桩基基岩面上进行地质钻探获取地质信息;
所述桩基基础多层岩溶溶洞的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地质分析法分析地质地貌;
2)随着基础开挖,采用红外线温度探测法和地质钻探测法确定地层岩石的性质和岩性的分布及分界面;
3)在以上所述基础上确定地质雷达和声波反射法测线和测点的位置;
4)在基础基槽开挖完成后,进行测线和测点划定,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法进行地质雷达的线性扫描;
5)其后进行声波反射法测试。
优选的,所述地质分析法是利用地质理论和作图法,将基础开挖揭露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结构面产状、地下水出露点位置及出水状态、出水量、煤层、溶洞准确记录并绘制成图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5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