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化床法磷酸生产工艺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1415.4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5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峰;王涛;刘昉;刘鸿生;王金福;卢成章;陈文俊;李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波明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20 | 分类号: | C01B25/20;C01B25/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6550 四川省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化床 磷酸 生产工艺 系统 | ||
1.一种流化床法磷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生产工艺是将造粒后的磷矿石原料经过预处理后再依次进行第一级转化处理、第二级转化处理和第三级转化处理得到磷单质,其中,
所述第一级转化处理、所述第二级转化处理和所述第三级转化处理均是基于流化床的流化气的带动而进行的磷矿石原料的热碳还原反应,其中,
第一级转化处理阶段,基于第一流化气的带动发生所述热碳还原反应得到第一气固混合物料和第一固体物料;
第二级转化处理阶段,第一气固混合物料和第二流化气混合后形成第三流化气,所述第一固体物料基于所述第三流化气的带动发生所述热碳还原反应得到第二气固混合物料;
基于所述第二气固混合物料的分离得到第一气体物料和第二固体物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基于第一气体物料的氧化水合处理得到所述磷酸,第三级转化处理阶段,所述第二固体物料在第四流化气的带动下发生所述热碳还原反应得到第三气固混合物料和第三固体物料,
其中,基于所述第三气固混合物料的分离得到第二气体物料和第四固体物料,基于第二气体物料的氧化水合处理得到所述磷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磷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体物料和所述第四固体物料经热交换处理降温至200℃~250℃后得到废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磷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化气、所述第二流化气和所述第四流化气均是基于燃烧室中助燃气体和燃料气燃烧后产生的燃烧气体,其中,
第一流化气的燃烧室压力为0.15MPa~0.20MPa,第二流化气的燃烧室压力为0.11MPa~0.15MPa,第四流化气的燃烧室压力为0.10MPa~0.12MP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磷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气体是空气、富氧空气和氧气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燃料气是天然气、煤气、炼厂气和焦炉气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磷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后的磷矿石原料的粒径为2mm~8mm,其中,
所述磷矿石原料进行第一级转化处理前经预处理预热升温至150℃~200℃,第一流化气的气速为3m/s~6m/s,磷矿石原料第一级转化处理的处理时间为30min~50min。
7.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磷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三流化气的气速为5m/s~8m/s,第一固体物料的第二级转化处理的处理时间为30min~50min,其中,
所述第二气固混合物料在进行分离前经热交换处理降温至900℃~950℃。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磷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第四流化气的气速为0.05m/s~0.30m/s,第二固体物料的第三级转化处理的处理时间为4min~15min其中,
所述第三气固混合物料在进行分离前经热交换处理降温至900℃~950℃;
所述磷矿石原料的热碳还原反应的反应温度为1300℃~1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波明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雷波明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14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