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0万伏直流高压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61147.6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9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彭希南;邹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希南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7/219;H02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3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生装置 中压 高压发生装置 电子管 高频发射 直流高压 中压线圈 底板 高压静电除尘 高压线圈骨架 静电喷涂设备 环氧树脂胶 保护网罩 高压电容 高压硅堆 高压线缆 高压线圈 功率电路 推挽电路 拓扑结构 装置装配 底座框 高压磁 选种 磁罐 灌封 爬电 喷雾 上框 封装 闪烁 包围 应用 | ||
10万伏直流高压发生装置,由中压发生装置和高压发生装置两部分组成,中压发生装置包括中压磁罐、中压线圈骨架、中压线圈初次级绕组和PCB电路板,高压发生装置包括高压磁罐、高压线圈骨架、高压线圈初次级绕组、高频发射电子管、高压线缆、高压硅堆和高压电容,两者同时封装在由底板、底座框、中框、上框、保护网罩所包围的空间内;中压发生装置由PCB电路板上ARM芯片和VMOS功率管控制,高压发生装置由一对组成推挽电路的高频发射电子管控制,为了防止高压闪烁与爬电,装置装配完毕后分别用环氧树脂胶灌封,由于功率电路的拓扑结构采用了混合型的VMOS与高频发射电子管,广泛应用于高压静电除尘、喷雾、选种和静电喷涂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0万伏直流高压发生装置,主要应用于高压静电除尘、高压静电喷雾、高压静电选种、高压静电喷漆和粉末静电喷涂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直流高压获取都是通过脉冲高压经倍压整流而获得的。基频脉冲信号由振荡电路产生,经功率放大电路放大后,在高频脉冲变压器的一次升压下,再经过多次倍压整流后最终输出10kV左右的高压信号。这种方式形成的直流高压主要存在二个问题:
一是倍压整流方式导致高压发生装置带负载能力太小,电流一般为微安级别,通常不超过10毫安;
二是直流高压的稳定性堪忧,因为在大负荷下,直流高压通过一次升压过高,特别容易使高频变压器磁饱和。
有鉴于此,本发明推出了一种10万伏直流高压发生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采用递进式的升压方式,即分别通过中压(2000伏)和高压(10万伏)两段升压,以接力方式将市电交流220V升压到10万伏直流高压,且无需经过倍压整流环节。其中,VMOS功率管控制中压段升压,高频束射四极电子管控制高压段升压。
本发明中压和高压发生装置为一体化结构,功率部分采用VMOS管与电子管的混合控制模式,这种混合控制模式的创新意义在于:它破除了所谓电子管落后淘汰的观念,因为在高保真领域,电子管“胆”机仍是音频发烧友之最爱;而在高频高压领域,高频发射电子管仍具有目前双极性晶体管、VMOS管尚不具备的优势。可以说,该装置直接保证了10万伏直流高压发生装置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据此,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技术思路的10万伏直流高压发生装置设计方案。
具体内容如下:
10万伏直流高压发生装置,包括底板、底座框、中框、上框、保护网罩、PCB电路板,其要点在于:
所述的10万伏直流高压发生装置由中压发生装置和高压发生装置两部分组成,同时封装在由底板、底座框、中框、上框、保护网罩所包围的空间内;
所述的底板为六边形状,底板上有一道圆形防水槽;
所述的底座框为空心圆柱体,底部与底板相接端为中央为空心圆柱体的六边形状,上凸出一道圆形防水壁,安装时,底座框上的圆形防水壁嵌入底板上的圆形防水槽中,
底座框上开有矩形嵌口,带市电插座的交流电源滤波器紧配合地插入矩形嵌口中,
底座框的内壁带两根圆弧形肋条J和支撑圆环,外壁上带外螺纹,所述的支撑圆环将底座框空心圆柱体分割成两部分;
所述的中压发生装置包括中压磁罐、中压线圈骨架、中压线圈初次级绕组和PCB电路板,所述的中压线圈骨架开成三道槽,中压的初级绕组占一道槽,中压的次级绕组占两道槽,中压线圈骨架上带有中压出线空心圆柱,中央处开有中压线圈骨架中心孔;
所述的中压磁罐一组为两个,每个中压磁罐为开有两个扇形缺口的空心圆柱体,其中央处有中压磁罐铁心柱体并带中压磁罐中心装配孔,每个中压磁罐的外壁上有两道弧形凹槽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希南,未经彭希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11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高压绝缘新材料的直流输电换流阀
- 下一篇:一种智能轨电源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