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方绿豆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1140.4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9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邢宝龙;王桂梅;刘飞;刘支平;殷丽丽;马涛;冯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8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播种 绿豆 膜下滴灌 高产栽培 滴灌带 机械化作业 铺设滴灌带 一次性完成 壤土 深耕 基础条件 碱性土壤 双行种植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沙壤土 收获 北方 豆荚 覆膜 宽垄 小行 迎茬 低洼 地块 地膜 残留 铺设 灌溉 水源 回收 成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北方绿豆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具有良好水源和灌溉基础条件的沙壤土或壤土,避免选用过碱性土壤和低洼易涝的地块,避免迎茬或重茬;播种前,先深耕20cm‑25cm,后细耙;选用绿豆优良品种;当10cm地温稳定在12℃时播种,大同地区在5月中、下旬进行播种;采用机械化作业,铺设滴灌带、覆膜与播种一次性完成,宽垄双行种植,滴灌带铺设在小行中间,一带两行,播深3‑5cm,播种密度在15‑18万株/hm2为宜;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当80%以上豆荚成熟时,及时收获,绿豆收获后,应对残留地膜及滴灌带进行回收。本发明采用膜下滴灌播种技术,显著提高了绿豆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方绿豆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绿豆(VignaradiateL)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质等营养物质,具有药用价值,是广受欢迎的医食两用作物。我国绿豆常年种植面积约66~93万公顷,而北方内蒙古、吉林是我国绿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常年种植面积30~40万公顷。本区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且绿豆主要种植在山旱地,干旱造成田间绿豆植株矮小,地表大面积裸露,水分蒸发严重,同时种植以传统栽培方式为主,田间耕作、管理技术简单落后,且不合理施肥不能充分发挥肥效,影响植株的生长,从而导致绿豆单产远低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绿豆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方法,可提高绿豆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北方绿豆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播前准备
S1.1选地
选择具有良好水源和灌溉基础条件的沙壤土或壤土,避免选用过碱性(PH值≥8)土壤和低洼易涝的地块,避免迎茬或重茬;水质应符合GB 5084要求;
S1.2整地
播种前,先深耕20cm-25cm,后细耙;
S1.3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绿豆优良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2的要求;
S2、播种
当5-10cm地温稳定在12℃时播种,大同地区在5月中、下旬进行播种;采用机械化作业,铺设滴灌带、覆膜与播种一次性完成,宽垄双行种植,滴灌带铺设在小行中间,一带两行,播深3-4cm,播种密度在15-18万株/hm2为宜;
S3、田间管理
S3.1放苗、间苗、定苗
绿豆覆膜播种后遇雨播种孔易板结,影响出苗,因此,出苗时要注意放苗,当小苗长到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每穴留2-3株,发现缺苗,立即补种;
S3.2中耕除草
苗期结合除草中耕1-2次;
S3.3滴灌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绿豆的需水规律,视土壤水分、植株表现决定浇水时间和灌水量;
S4、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
S5、80%以上豆荚成熟时,及时收获,绿豆收获后,应对残留地膜及滴灌带进行回收。
优选地,还包括施肥的步骤,施肥应该重基肥,轻追肥,肥料施用应执行NY/T 496有关规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1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豆耐盐性复合筛选与鉴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硒黑豆的播种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