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减隔震装置及安装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61133.4 | 申请日: | 201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苏幼坡;韩流涛;孙建华;李士举;黄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衡水黄河工程橡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E02D31/08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向 水平隔 减隔震装置 安装施工 固定螺栓 减震垫 三维 聚氨酯橡胶 便于运输 地震作用 叠层橡胶 加工成型 减震能力 减震效果 减震作用 前提条件 上部结构 制作工艺 上支墩 下支墩 小变形 有效地 阻尼器 上端 体型 叠层 减小 下端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减隔震装置及安装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上部的叠层橡胶水平隔震垫和设置在下部的叠层聚氨酯橡胶竖向减震垫;水平隔震垫上端通过固定螺栓与上支墩的下端相连接;水平隔震垫下端通过固定螺栓与竖向减震垫上端相连接;竖向减震垫通过固定螺栓与下支墩的上端相连接。本发明三维减隔震装置及安装施工方法,制作工艺简单,便于加工成型,成本较低;体型较小,重量较轻,便于运输和安装;水平隔震和竖向减震效果显著,在保证竖向较小变形的前提条件下,有效地减小了上部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同时阻尼器也可以发挥竖向减震作用,大大提高了竖向减震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防灾减灾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三维减隔震装置及安装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隔震技术虽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中较为成熟的技术还主要集中于最大限度的减少或隔离水平地震作用。依据《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CECS126:2001第4.1.5条:根据日本坂神地震中多栋隔震房屋竖向加速度的观测记录,以及国内对隔震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结果,隔震结构竖向加速度反应与地面竖向加速度相比并无明显变化;所以对于高烈度区和震中附近的重要建筑和基础设施,应该同时考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目前虽然三维减隔震技术的理论比较成熟,但是现阶段工程实践中三维减隔震的应用还比较少,技术还不成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水平隔震和竖向减震功能的三维减隔震装置及安装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维减隔震装置,包括:设置在上部的叠层橡胶水平隔震垫和设置在下部的叠层聚氨酯橡胶竖向减震垫;
水平隔震垫上端通过固定螺栓与上支墩的下端相连接;
水平隔震垫下端通过固定螺栓与竖向减震垫上端相连接;
竖向减震垫通过固定螺栓与下支墩的上端相连接。
所述竖向减震垫包括:上导向筒、下导向筒;
上导向筒套装在下导向筒内,构成一个封闭空腔;
封闭空腔内设置有聚氨酯橡胶弹簧组件;
聚氨酯橡胶弹簧组件通过钢板和聚氨酯橡胶相互叠合而成。
所述聚氨酯橡胶弹簧组件中聚氨酯橡胶的层数为8-15层,钢板的层数比聚氨酯橡胶多一层。一层钢板与一层聚氨酯橡胶叠合而成了聚氨酯橡胶弹簧。
聚氨酯橡胶弹簧组件中部设置有通孔;
通孔内设置有阻尼器;
阻尼器的上端与上导向筒顶部相连接;
阻尼器的下端与下导向筒的底部相连接;
上导向筒与下导向筒通过限位螺栓进行连接。
下导向筒内壁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板。防止由于锈蚀阻碍上、下导向筒的相对运动。
所述钢板与聚氨酯橡胶通过粘接剂粘接,聚氨酯橡胶弹簧组件上部和下部分别用粘接剂与上下导向筒固定。
开口销用于固定螺母的位置;
限位螺栓连接上导向筒和下导向筒,使竖向减震垫成为一体;保证竖向减震垫只产生压缩变形;当三维减隔震装置产生拉力时由限位螺栓承担拉力,防止受拉破坏。
所述水平隔震垫为天然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或铅芯橡胶支座。
通过延长建筑上部结构的基本周期,从而远离地震的卓越周期,起到水平隔震的目的;另一方面,发挥限制水平变形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衡水黄河工程橡塑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衡水黄河工程橡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611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