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50032.7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7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昌悌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昌菱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18/00 | 分类号: | B24D18/00;B24D3/34;B24D3/10;C22C26/00;C22C32/00;C22C1/0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叶美琴 |
地址: | 241100 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安徽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结合剂 金刚石工具 金刚石磨料 纳米分子筛 氢化铌粉 碳化钨粉 预合金粉 预混料 锰粉 银粉 制备 球磨机 冷压成型 热压烧结 使用寿命 重量份 自锐性 磨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金属结合剂和金刚石磨料,金属结合剂原料包括:铜钯镨预合金粉、锰粉、银粉、碳化钨粉、纳米分子筛、氢化铌粉。本发明还提出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铜钯镨预合金粉、锰粉、银粉、碳化钨粉、纳米分子筛、氢化铌粉和金刚石磨料加入球磨机混合,得到预混料;将预混料冷压成型后,经热压烧结得到的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本发明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具有自锐性好、磨削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市场前景好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合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结合剂是指固结磨具中各类结合剂与磨料粘结的材料。按照种类可分为:树脂结合剂、陶瓷结合剂、金属结合剂、电镀结合剂。树脂结合剂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有抛光作用,形成磨具后,仍具有良好的自锐性,不易堵塞,修整少,而且磨削效率较高,磨削温度较低,磨削的表面光洁度高,但是不耐高温、使用寿命短;陶瓷结合剂结合强度、不易堵塞、切削锋利、磨削效率高,但是易产生崩边、划痕等不良;电镀结合剂强度高,其磨具磨料层薄,磨粒密度高,砂轮表面切割锋利,磨削效率高,经济效益好,不需要修整,但磨具寿命短,需要频繁更换磨具,生产率低下;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磨具因具有结合强度高、成型性好、使用寿命长、能够满足高速磨削和超精密磨削技术的要求等显著特性,逐渐成为硬脆材料磨削的重要加工工具,但是金属结合剂存在粘性大、易堵塞等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自锐性好、磨削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市场前景好广。
本发明提出一种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金属结合剂85-95份和金刚石磨料5-15份,金属结合剂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铜钯镨预合金粉70-80份,锰粉10-20份,银粉5-10份,碳化钨粉5-10份,纳米分子筛2-4份,氢化铌粉1-3份。
优选地,铜钯镨预合金粉中铜、钯、镨的重量比为17-18:1-2:1-2。
优选地,铜钯镨预合金粉、锰粉及银粉的粒径为1-10μm,碳化钨粉和氢化铌粉的粒径为0.2-0.8μm。
优选地,金刚石磨料的粒径为50-100μm。
本发明还提出上述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铜钯镨预合金粉、锰粉、银粉、碳化钨粉、纳米分子筛、氢化铌粉和金刚石磨料加入球磨机混合,得到预混料;
S2、将预混料冷压成型后,经热压烧结得到的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
优选地,S1中球磨机的转速为300-360r/min,球磨时间为1.5-2.5h。
优选地,S2中冷压成型后的压坯密度为30-40%理论密度,冷压压力为100-150MPa。
优选地,S2中热压烧结温度为1100-1200℃,热压烧结时间为30-40min,热压烧结压力为50-80MPa。
本发明以金属结合剂和金刚石磨料为原料得到金刚石工具。其中,金属结合剂由铜钯镨预合金粉、锰粉、银粉、碳化钨粉、纳米分子筛、氢化铌粉组成,钯和镨改性的铜制得铜钯镨预合金粉,可增加烧结过程中液态组分含量,促进结合剂对金刚石的包覆;锰粉、银粉及碳化钨粉配合使用,可提高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润湿性能、提高把持力、提高金刚石工具的使用寿命,且锰粉可以细化晶粒,提高结合剂合金的强度、硬度及耐磨性能,银粉的延展性好,提高结合剂的塑形;纳米分子筛和氢化铌粉可提高金刚石工具的自锐性和磨削效率。本发明合理控制金属结合剂和金刚石磨料的重量及粒径,配合合适的加工条件制得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具有自锐性好、磨削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应用前景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昌菱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昌菱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500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