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MA弹簧驱动的仿毛虫软体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9054.1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9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峰;王文慧;杨明立;赵永祥;张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ma 弹簧 驱动 毛虫 软体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MA弹簧驱动的仿毛虫软体机器人,由三个驱动模块和四个吸附模块组成;所述的驱动模块由四个SMA弹簧、两个固定板和一个外壳组成;四个SMA弹簧采用并联的方式均匀分布在外壳内;当SMA弹簧通电收缩时,驱动模块会发生相应变形,断电后可回复原状;所述的吸附模块由一个单元体和两个吸附单元组成,两个吸附单元对称分布在单元体上;所述的吸附单元由一个SMA弹簧、一个柱塞、一个隔板和一个吸盘组成;通过驱动SMA弹簧可使吸盘吸附在运动表面,并可在断电后使吸盘脱离运动表面;三个驱动模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布置在每两个吸附模块之间;通过协调控制驱动模块和吸附模块可实现仿毛虫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MA弹簧驱动的仿毛虫软体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可以通过驱动SMA弹簧实现模仿毛虫运动的软体机器人,属于软体机器人领域。
背景技术
经过多年发展,机器人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但现行机器人大多是由金属等构成的刚体机器人。刚体机器人虽具有很高的运动精度,但在以下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在复杂地形缺乏稳定性、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在狭窄空间内的通过能力受限;控制上也较复杂。而若借鉴仿生学的一些结构与理论,运用软体结构,则可以避免刚体机器人的以上不足。
目前,软体机器人还在探索阶段,但其应用前景广泛。例如:在各种地震海啸等灾难中进行复杂地形的探索及搜救;在医疗手术中任意改变形状以方便医生的手术;在反恐及战争中对狭窄复杂地形进行情报收集等等。
另外,本软体机器人从仿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吸盘来代替普通软体机器人的足部;采用驱动模块来模仿毛虫的身体;将吸附模块和驱动模块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软体机器人,通过协调控制驱动模块和吸附模块可使机器人产生转弯、爬坡、前进、后退,并可通过相应控制方式实现模仿毛虫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基于SMA弹簧驱动的仿毛虫软体机器人,通过吸盘代替普通软体机器人的足部,提高了软体机器人的可靠性。
本发明具体技术实施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SMA弹簧驱动的仿毛虫软体机器人,由四个吸附模块1和三个驱动模块2组成;三个驱动模块2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布置在每两个吸附模块1之间;所述的驱动模块2由四个SMA弹簧一12、两个固定板3和一个外壳4组成,固定板3与外壳4粘接固定;四个SMA弹簧一12采用并联的方式均匀分布在外壳4内,并且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3上,固定板3上设有孔,便于工作过程中SMA弹簧一12的散热;同时给驱动模块2的四个SMA弹簧一12通电,驱动模块2会发生收缩变形,当断电时,由于外壳4的回弹力使其恢复原状;当给驱动模块2左侧、右侧、上侧或下侧的两个SMA弹簧一12通电时,驱动模块2会发生向左、向右、向上或向下弯曲,并在断电后恢复原状;所述的吸附模块1由一个单元体11和两个吸附单元组成,两个吸附单元对称布置在单元体11内;所述的吸附单元由一个SMA弹簧二5、一个柱塞7、一个隔板8和一个吸盘9组成;所述的单元体11内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通道6和一对矩形孔13;所述的通道6用于布置SMA弹簧二5,SMA弹簧二5的一端固定在通道6顶部,另一端固定在柱塞7顶部;隔板8中心与柱塞7固定,外沿与通道6内壁固定;吸盘9位于单元体11底部,并设有吸附腔10,吸附腔10与通道6被隔板8隔离;当SMA弹簧二5通电收缩时,带动柱塞7向上移动,同时拉动隔板8,使隔板8由下凹状变为上凸状,使吸附腔10体积增大产生负压,从而吸盘吸附在运动表面14上,当SMA弹簧二5断电后,由于隔板8的回弹力和吸附腔10的负压力,使柱塞7恢复至原来位置,吸附腔10负压消失使吸盘9与运动表面14脱离。通过协调控制驱动模块2和吸附模块1软体机器人可以实现前进、后退、转弯、爬坡等运动;在特定的控制方式下软体机器人可以模仿毛虫运动。
所述的固定板3用于连接固定SMA弹簧一12,中心设有孔,用于工作过程中SMA弹簧一12的扇热。
所述的一种基于SMA弹簧的仿毛虫软体机器人,除驱动SMA弹簧一12与SMA弹簧二5采用镍钛合金丝制造外,其它零部件均由硅胶制造,易变形,且有较好的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90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走机构、履带式行走系统及移动机械
- 下一篇:一种爬杆装置及其爬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