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油器流量准确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48443.2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9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星;桑海浪;叶宇;熊晓宇;谭志诚;田淋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38 | 分类号: | F02D4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37006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油器 喷射特性 缸压传感器 压力输入 准确控制 发动机性能 气缸内压力 动态控制 实际工况 实时监测 缸压 轨管 轨压 气缸 求差 发动机 传递 排放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油器流量准确控制方法,在气缸上设置可实时监测气缸内压力的缸压传感器,ECU接收缸压传感器传递的缸压值并将其与共轨管内的轨压值求差得到喷油器前后压差值,利用喷油器前后压差值作为喷射特性的压力输入参数形成新的喷油器喷射特性。本发明利用喷油器前后压差值作为喷射特性的压力输入参数形成新的喷油器喷射特性,更符合发动机的实际工况,可以动态控制喷油器的流量,准确性更为高,排放更容易控制,控制精度更高,有效保证发动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油器流量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喷油器流量准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发动机的喷油系统如图1所示,ECU控制燃油计量阀4以控制共轨管1的轨压,共轨管1内的高压油通过高压油管2输送到喷油器3,ECU控制喷油器3将燃油喷射进气缸7,轨压传感器5实时检测轨压并反馈给ECU。
目前,发动机上通常使用共轨管上的轨压作为喷油器进油口压力,喷油器出油口压力(喷射时刻的缸内压力)默认为0,以共轨管上的轨压作为喷油器前后压差,主流使用的喷射特性是基于轨压和喷油器加电时间得到的,如图2所示,X为轨压,Tp为加电时间,Y为喷油器流量。在实际使用中,单一使用轨压作为压力输入参数,无法准确体现喷油器的实际工况,会导致实际喷射量不准确,影响发动机性能,从排放法规上来说,实际喷油量不准,将带来排放超标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根据实际工况准确确定喷油器的喷射量的喷油器流量准确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喷油器流量准确控制方法,在气缸上设置可实时监测气缸内压力的缸压传感器,ECU接收缸压传感器传递的缸压值并将其与共轨管内的轨压值求差得到喷油器前后压差值,利用喷油器前后压差值作为喷射特性的压力输入参数形成新的喷油器喷射特性。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缸压传感器安装在气缸上并与ECU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喷油器前后压差值=轨压值-缸压值。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利用喷油器前后压差值作为喷射特性的压力输入参数形成新的喷油器喷射特性,更符合发动机的实际工况,可以动态控制喷油器的流量,准确性更为高,排放更容易控制,控制精度更高,有效保证发动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技术喷油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技喷射特性图;
图3为应用本发明的喷油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1-共轨管、2-高压油管、3-喷油器、4-燃油计量阀、5-轨压传感器、6-缸压传感器、7-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1-3,一种喷油器流量准确控制方法,在气缸7上设置可实时监测气缸7内压力的缸压传感器6,ECU接收缸压传感器6传递的缸压值并将其与共轨管1内的轨压值求差得到喷油器前后压差值,具体地,缸压值为喷油器3喷油前气缸7内的实时压力值,轨压值为喷油器3喷油前共轨管1内的实时压力值,利用喷油器前后压差值作为喷射特性的压力输入参数形成新的喷油器喷射特性。
缸压传感器6安装在气缸7上并与ECU电性连接,喷油器前后压差值=轨压值-缸压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喷油器前后压差值作为喷射特性的压力输入参数形成新的喷油器喷射特性,能体现喷油器真实的喷射特性,实现喷油量的响应精度提高,更符合发动机的实际工况,可以动态控制喷油器的流量,准确性更为高,排放更容易控制,控制精度更高,有效保证发动机性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8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喷射输送测量
- 下一篇:航空发动机用高压共轨燃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