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更换转体球铰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5998.1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7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根;岳迎九;陈应陶;杨少军;高日;陈子衡;赵其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达铁工科技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安伦律师事务所 11339 | 代理人: | 杨永波;李瑞峰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更换 转体 及其 安装 方法 | ||
1.一种可更换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由上向下包括球铰上盘、球铰下盘、滑块组及滑块底座,所述球铰下盘、滑块组及滑块底座通过可拆卸连接件箍紧为一体,并固定于下座板上,所述滑块组是由多个可侧向移出球铰下盘与滑块底座之间的滑块组成的环状体,所述球铰上盘滑动安装于连接件内腔上部,所述球铰上盘固定于上座板下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为楔形块,多个所述滑块组成内缘薄外缘厚的回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更换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与球铰下盘的配合面斜度、所述滑块与滑块底座的配合面斜度均为1:8~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更换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上盘下表面为凸球面,所述球铰下盘上表面为与所述凸球面匹配的凹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可更换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上盘与球铰下盘之间、所述球铰下盘与滑块组之间、所述滑块组与滑块底座之间分别设置有摩擦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更换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副是由镀铬层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更换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铬层厚度不小于100微米,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的分子量大于600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形状对称的半环状箍体,所述箍体的两侧端分别设有连接部,两个所述箍体的连接部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更换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箍体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半环状的横向加强肋及多个竖向加强肋,位于所述箍体下端的横向加强肋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下座板的上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更换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板下方连接中心具有通孔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箍体上端横向加强肋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球铰上盘被定位板中心通孔予以约束和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更换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上盘与两个箍体之间为间隙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更换转体球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板和下座板均由壳体内填充RPC材料制成。
13.一种可更换转体球体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球铰下部安装步骤:将下座板固定于基础建筑上;
(2)球铰组装步骤:将滑块底座、滑块组、球铰下盘及球铰上盘由下向上依序安装于下座板上面,且上下对中;
(3)球铰固定步骤:通过连接件将滑块底座、滑块组及球铰下盘箍紧整体固定于下座板上,将球铰上盘固定于上座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更换转体球铰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球铰下部的下座板采用角钢支架支撑,使下座板顶面标高与待浇筑的基础建筑顶面齐平,并加以固定,然后浇筑基础建筑混凝土,利用下座板的预留孔进行辅助振捣和排气,使得下座板固定于基础建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达铁工科技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交达铁工科技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59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预制梁板平移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挂篮快速养护施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