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钢板桥面连续构造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41336.7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54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祥;周劲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 50224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钢板 桥面 连续 构造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装配式钢板桥面连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构造位于桥梁相邻跨主梁的接缝处,包括两相邻主梁分别具有的且相对的端部Ⅰ和端部Ⅱ,所述端部Ⅰ和端部Ⅱ之间具有接缝,覆盖所述接缝且固定于所述端部Ⅰ和端部Ⅱ的上表面装配有连续钢板;所述连续钢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
所述连续钢板沿纵向分为中间区域和位于中间区域两侧的固定连接区域,所述中间区域为临近接缝的区域为无连接的自由区域,所述固定连接区域为有连接的固定连接区域;
所述连续钢板上部为桥梁的铺装层,接缝靠近上部形成上大下小的楔形槽,位于所述楔形槽的下部形成密封,楔形槽内浇筑混凝土;
所述端部Ⅰ预埋有向上伸出的螺栓Ⅰ,端部Ⅱ预埋有向上伸出的螺栓Ⅱ,所述连续钢板通过螺栓Ⅰ和螺栓Ⅱ固定装配在所述端部Ⅰ的上表面和端部Ⅱ的上表面;所述连续钢板为多个沿桥梁横向并列分布;
螺栓Ⅰ为多个呈队列分布于端部Ⅰ形成螺栓Ⅰ群,所述螺栓Ⅱ为多个呈队列分布于端部Ⅱ形成螺栓Ⅱ群,所述螺栓Ⅰ群和螺栓Ⅱ群分别与接缝具有设定距离形成所述中间区域,位于中间区域上定位钢板Ⅰ和上定位钢板Ⅱ与连续钢板之间自由贴合,位于螺栓Ⅰ群的固定连接区域和位于螺栓Ⅱ群的固定连接区域内所述上定位钢板Ⅰ和所述上定位钢板Ⅱ与连续钢板之间粘接;
所述端部Ⅰ上表面设有上定位钢板Ⅰ,下表面设有下定位钢板Ⅰ,所述螺栓Ⅰ下端固定于下定位钢板Ⅰ,上端伸出上定位钢板Ⅰ;所述端部Ⅱ上表面设有上定位钢板Ⅱ,下表面设有下定位钢板Ⅱ,所述螺栓Ⅱ下端固定于下定位钢板Ⅱ,上端伸出上定位钢板Ⅱ;所述连续钢板铺设于所述上定位钢板Ⅰ和上定位钢板Ⅱ的上表面并通过螺栓Ⅰ和螺栓Ⅱ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板桥面连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Ⅰ和端部Ⅱ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形成凹槽,所述上定位钢板Ⅰ、下定位钢板Ⅰ、上定位钢板Ⅱ、下定位钢板Ⅱ和连续钢板位于对应的凹槽内后并与对应主梁的表面平齐;所述螺栓Ⅰ和螺栓Ⅱ为预埋且分别与对应的上定位钢板Ⅰ、下定位钢板Ⅰ、上定位钢板Ⅱ和下定位钢板Ⅱ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板桥面连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槽下部通过橡胶密封条形成密封,楔形槽内浇筑细石环氧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板桥面连续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钢板Ⅰ和下定位钢板Ⅰ之间以及上定位钢板Ⅱ和下定位钢板Ⅱ之间分别通过钢筋骨架连接。
5.一种装配式钢板桥面连续构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钢板桥面连续构造的施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板桥面连续构造;
所述装配式钢板桥面连续构造的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制作用上定位钢板Ⅰ、下定位钢板Ⅰ、上定位钢板Ⅱ和下定位钢板Ⅱ固定的螺栓Ⅰ群和螺栓Ⅱ群预埋件;
b.制作桥面连续钢板,在与螺栓Ⅰ群和螺栓Ⅱ群对应位置的桥面连续钢板设置开孔,用于穿入螺杆;
c.在主梁及桥道板钢筋骨架就位于主梁模板后,将螺栓Ⅰ群和螺栓Ⅱ群预埋件穿入对应部位的桥道板的纵筋校准定位,浇筑主梁及桥道板混凝土;
d.吊装主梁在相应墩台上就位,并调试校准相邻主梁桥道板端部接缝处两侧螺栓Ⅰ群和螺栓Ⅱ群预埋件准确对应;
e.主梁桥道板接缝密封,用聚合物混凝土填筑接缝上方到楔形槽;
f.在固定连接区域涂抹结构粘结胶,在自由贴合区域设置隔离层,穿过螺栓Ⅰ群和螺栓Ⅱ群预埋件安装桥面连续钢板并拧紧螺帽;
g.对桥道板顶面的桥面连续钢板以及连接件外露面进行防水防护层施工,然后完成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413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检测维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桥梁预埋管纠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