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级尼龙6切片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8790.7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6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简锦炽;陈志强;许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仑塑业(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9/14 | 分类号: | C08G69/14;C08G69/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刘小勤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尼龙6切片 环状二聚物 解聚反应器 萃取浓缩液 固体原料 可萃取物 水下切粒 粘度偏差 减压 残留水 可控制 预热 均化 色度 预聚 萃取 添加剂 冷却 送入 回收 净化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级尼龙6切片及其生产方法,对回收的萃取浓缩液进行净化后,与固体原料混合后均化,加入添加剂,预热后送入采用气体自搅拌的解聚反应器高温高压解聚之后高压预聚,后聚减压,水下切粒后进行萃取、干燥、冷却,得到膜级尼龙6切片。所制得的膜级尼龙6切片相对粘度可控制在3.2±0.030,粘度偏差控制在≤±0.030,热水可萃取物含量≤0.3重量%,其中环状二聚物≤0.05重量%,残留水含量≤0.04重量%,色度为‑5~‑3.5±1,具有较高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尼龙6工业生产技术,尤其是一种膜级尼龙6切片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从而促进了超市的普及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类商品的包装用量急剧增加。
以尼龙6为原料的BOPA双向拉伸尼龙6薄膜,成膜加工过程中经过双向拉伸处理,加强了分子链上的定向作用,使结晶度增加,改善了力学性能,并且光泽度和透明度以及对气体阻隔性液得到相应提高,BOPA薄膜聚合物分子处于平面定向状态,因此与其他包装薄膜相比具有很高的耐穿刺强度、耐破裂性高、耐冲击性好、拉伸强度高、柔软耐寒且耐热等优点;节省成本、符合环保要求;可以在较宽的温度范围(-60~150℃)长期使用;电绝缘性能好;表面光泽度高,折射率增加,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对油脂和气体的阻隔性强,适于包装肉类、鱼类、油脂食品、海产品等易氧化变质食品、保香要求高的食品、蔬菜制品等,其保质期较通常用的包装材料长一倍以上。
现有的膜级尼龙6切片在拉膜过程容易出现晶点及破膜,其原因在于尼龙6切片中的杂质成分不能适应拉膜过程中的形变要求,这些成分主要是环状二聚物、过聚物、碳化物及凝胶等。在卷膜过程中,相互接触的膜产品容易粘连,影响储存和运输,通常是在拉膜时增加过滤器,过滤效果一般,影响产量,拉膜成品优等品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膜级尼龙6切片及其生产方法。
尼龙6通常根据成分和性能的差异划分为注塑级、拉丝级、涂覆级、透明级、卫生级、纺丝级、纤维级、挤出级、阻燃级、增强级、增韧级、耐温级、耐寒级、抗菌级、薄膜级等,不同级的尼龙6产品不能混用,一般需要根据使用要求进行专有工艺设计。本发明中,膜级尼龙6切片针对膜产品双向拉伸工艺的要求进行专属设计,相比与常规的尼龙6切片具有以下不同:本发明中膜级尼龙6切片的相对粘度控制在3.2±0.030,粘度偏差控制在≤±0.030,热水可萃取物含量≤0.3重量%,其中环状二聚物≤0.05重量%,残留水含量≤0.04重量%,色度为-5~-3.5±1度。相对粘度是相对96%浓硫酸的粘度。
本发明中,预萃取塔和萃取塔中的萃取水通过四效蒸发回收已内酰胺,得到萃取浓缩液,最初的萃取水包含1-10重量%已内酰胺,87~96重量%水,其余为杂质,这部分杂质是引起产品在双相拉伸过程中出现晶点、断裂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萃取水回用工艺可以降低生产尼龙6切片的已内酰胺单耗,节约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萃取水中存在多种过聚物、胶体、碳化物、析出的二聚物和其它机械杂质,当这部分杂质返回到生产起始端,在预聚合、后聚合阶段会对反应的进程产生不利的影响。
萃取水通过蒸发浓缩后虽然提升了单体已内酰胺的含量,但是并不能有效减少杂质成分,实际生产中发现,浓缩单体已内酰胺的同时,杂质成分的比重反而升高。
为此,申请人将萃取浓缩液与新鲜的已内酰胺混合后,同时用泵打外循环,循环系统中装有蒸汽换热器加热,在泵的出口设置过滤精度为20u的带压差报警装置的金属烧结粘过滤器,过滤器可在线切换,釜顶装有可冷凝回流的填料塔去除水分,通过控制净化釜内熔体的温度(100-140℃)及压力(45-55kpa),将净化釜出来的混合物含水量控制在5-30重量%,由于大多数杂质成分通过溶解在水中带入反应体系,通过控制混合物的含水量达到除杂净化的目的。温度(100-140℃)及压力(45-55kpa)为优选的控制条件,在此温度及压力条件下,杂质的溶解度最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仑塑业(福建)有限公司,未经中仑塑业(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8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