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7231.4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蒋秋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圣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16/06;C04B38/08;C04B41/62 |
代理公司: | 大连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7 | 代理人: | 刘涛 |
地址: | 11601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制备 水溶性纤维 天然骨料 再生骨料 掺合料 质量比 骨料 种植 建筑材料领域 硫铝酸盐水泥 连续级配 平均粒径 酸性溶液 粉煤灰 水泥 低碱性 贯通孔 孔隙率 水灰比 硅灰 植生 碎石 骨灰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一种植生混凝土,制备混凝土的原料包括下述组分:硫铝酸盐水泥、骨料、掺合料、水溶性纤维、水,酸性溶液,所述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22~0.30,骨灰比为6.0~8.0,所述骨料由天然骨料和再生骨料按质量比为1:0.2~0.4组成,所述天然骨料和再生骨料的为连续级配的碎石,其平均粒径为5~10mm;所述掺合料由硅灰和粉煤灰按质量比1:0.25~1组成,其用量为水泥质量的10~20%;所述水溶性纤维的用量为水泥质量的1~3%。本发明所述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高、孔隙率高且贯通孔所占比例高,低碱性,更适于植物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植生混凝土为近几年发展的新型混凝土,其主要应用于河岸护坡工程、海绵道路、停车场等的建设。植生混凝土可以实现绿化植被与混凝土共存,可实现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吸水蓄水、美化环境、加固工程的需要,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之一。
植生混凝土材料为多孔混凝土材料的一种,其应具备一般多孔混凝土的特性,如具有一定的抗折、抗压强度和孔隙率。而作为特殊的一类建筑材料,植生混凝土还需具备更适宜于植物生长的特质。目前混凝土所用胶凝材料为水泥,水泥基胶凝材料固化后形成氢氧化钙,使得整个混凝土体系呈现碱性,pH值在11~13之间,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同时,混凝土的强度一般与孔隙率成反比,即高的孔隙率导致较低的抗压、抗折强度;再者,多孔混凝土所形成的孔隙结构包括贯通孔、半贯通孔和封闭孔,贯通孔可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且便于植物根系的生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生混凝土,该混凝土材料具有低碱性、多贯通孔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河岸护坡工程、海绵道路、停车场等的建设。
一种植生混凝土,制备混凝土的原料包括下述组分:硫铝酸盐水泥、骨料、掺合料、水溶性纤维、水,酸性溶液,所述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22~0.30,骨灰比为6.0~8.0,
所述骨料由天然骨料和再生骨料按质量比为1:0.2~0.4组成,所述天然骨料和再生骨料的为连续级配的碎石,其平均粒径为5~10mm;所述掺合料由硅灰和粉煤灰按质量比1:0.25~1组成,其用量为水泥质量的10~20%;所述水溶性纤维的用量为水泥质量的1~3%。
本发明所述水灰比指水与硫铝酸盐水泥的质量比;所述骨灰比指骨料与硫铝酸盐水泥的质量比。
本发明所述植生混凝土,优选所述水溶性纤维的溶解温度在50~100℃之间。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水溶性纤维为聚乙烯醇纤维。上述聚乙烯醇纤维可为聚乙烯醇纤维或改性的聚乙烯醇纤维,均可利用现有技术公开的方法制得,其只要满足在50~100℃之间的水中可溶解的条件即可。
进一步,优选所述聚乙烯醇纤维的直径为100~500微米,长度为1~100mm。
本发明所述植生混凝土,优选所述天然骨料为天然碎石骨料,其吸水率0.5~0.8%,堆积密度1300~1800kg/m3,表观密度2600~3100kg/m3,孔隙率不小于35%。
本发明所述天然骨料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可用于混凝土粗骨料的天然骨料,如花岗岩碎石、大理石碎石等。
本发明所述植生混凝土,优选所述再生骨料为废弃混凝土破碎后形成的碎石骨料,其吸水率3.5~4.5%,堆积密度1300~1800kg/m3,表观密度2600~3100kg/m3,孔隙率不小于35%。
本发明所述植生混凝土,优选所述硅灰和粉煤灰的平均粒径为40~50微米。
本发明所述植生混凝土,优选所述酸性溶液为醋酸溶液、草酸溶液、柠檬酸溶液中的一种,酸性溶液的pH值为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圣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圣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72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