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4211.1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4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驱动电路,位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平坦化层,位于所述驱动电路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平坦化层具有开口区和非开口区,所述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非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与所述第二投影不交叠;其中所述平坦化层还包括位于所述开口区的凹陷部与连接过孔,所述凹陷部与所述连接过孔为连通结构;在所述非开口区的所述平坦化层具有第一厚度,在所述凹陷部的所述平坦化层具有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一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厚度;
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开口区;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驱动电路通过所述连接过孔电连接;
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平坦化层的一侧;且,所述发光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第三投影,所述第三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投影;
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未接触所述发光层的部分形成在所述平坦化层上;
所述平坦化层为单层结构;
所述第一厚度的范围为2μm-3μm,第二厚度的范围为1.0μm-1.7μm,在所述凹陷部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由所述开口区定义的子像素;所述子像素与所述驱动电路对应设置;其中,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容和多个薄膜晶体管,每个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极和漏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与其中一个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直接相连的第一主电极和第一连接电极,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电极的另一端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主电极覆盖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一连接电极设置于所述连接过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化层为有机光阻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光感指纹识别模组;所述发光层复用为所述光感指纹识别模组的光源;
所述光感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光线感应模块,识别模块和反馈模块;
其中,所述光线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接收到的光线强度;
所述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线感应模块接收到的光线强度,识别指纹的谷和脊;
所述反馈模块用于将所述识别模块识别出的指纹结果反馈至驱动芯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线感应模块接收到的光线量占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量的70%-80%。
7.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驱动电路;
在所述驱动电路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平坦化层;
对所述平坦化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使所述平坦化层形成开口区和非开口区,所述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非开口区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与所述第二投影不交叠;在所述平坦化层的开口区形成凹陷部和连接过孔,其中所述凹陷部与所述连接过孔为连通结构;位于所述非开口区的所述平坦化层具有第一厚度,位于所述凹陷部的所述平坦化层具有第二厚度,其中,所述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
在所述开口区形成第一电极;
在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平坦化层的一侧形成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在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为第三投影,所述第三投影覆盖所述第一投影;
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形成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未接触所述发光层的部分形成在所述平坦化层上;
其中,所述平坦化层为单层结构;
所述第一厚度的范围为2μm-3μm,第二厚度的范围为1.0μm-1.7μm,在所述凹陷部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发光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42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