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型汽车空调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30942.9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8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林秀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秀云 |
主分类号: | F04B35/00 | 分类号: | F04B35/00;F04B39/00;B60H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压缩机 离合器总成 汽车空调压缩机 安全型 驱动盘 左右两侧 低熔点 运行时 结构稳定 内部构件 上下两端 主体中部 震动力 上端 对正 下端 磨损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型汽车空调压缩机,包括空调压缩机主体、离合器总成和驱动盘,空调压缩机主体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离合器总成,且两个离合器总成均呈“长方形”状,并且两个离合器总成的上下两端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空调压缩机主体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均匀分布有驱动盘,且驱动盘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空调压缩机主体中,空调压缩机主体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低熔点保护框,且低熔点保护框呈“长方形”状。该种安全型汽车空调压缩机,结构稳定,且可保护本产品在运行时其内部构件避免被磨损,同时在运行时具有降低震动力的效果,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压缩机,具体是一种安全型汽车空调压缩机。
背景技术
空调压缩机是在空调制冷剂回路中起压缩驱动制冷剂的作用,空调压缩机一般装在室外机中,空调压缩机把制冷剂从低压区抽取来经压缩后送到高压区冷却凝结,通过散热片散发出热量到空气中,制冷剂也从气态变成液态,压力升高,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回路中分蒸发区(低压区)和冷凝区(高压区),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分别属于低压或高压区(要看工作状态而定),制冷剂再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通过毛细管喷射到蒸发器中,压力骤降,液态制冷剂立即变成气态,通过散热片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量,这样,空调压缩机不断工作,就不断地把低压区一端的热量吸收到制冷剂中再送到高压区散发到空气中,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现有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在运行时其内部容易出现零件磨损的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压缩机驱动盘抱死,不利于实际使用,此外,现有的汽车空调压缩机缺少减震的功能,这种不足降低了空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安全型汽车空调压缩机,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型汽车空调压缩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在运行时其内部容易出现零件磨损的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压缩机驱动盘抱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汽车空调压缩机,包括空调压缩机主体、离合器总成和驱动盘,所述空调压缩机主体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离合器总成,且两个离合器总成均呈“长方形”状,并且两个离合器总成的上下两端边缘均保持平行对正,所述空调压缩机主体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均匀分布有驱动盘,且驱动盘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空调压缩机主体中,所述空调压缩机主体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低熔点保护框,且低熔点保护框呈“长方形”状,所述低熔点保护框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封口树脂,且两个封口树脂的一侧边缘均与两个离合器总成的一侧边缘保持水平一致,并且两个封口树脂均呈“圆形”状,所述空调压缩机主体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钢条,且两个钢条上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离合器总成中,并且两个钢条的底部均保持平行一致,所述两个钢条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呈“长方形”状,并且固定板的中端均匀分布有连接线,同时固定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钢条中,所述低熔点保护框内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呈“长方形”状,所述低熔点保护框内部上下两端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减震板,且两个减震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均保持水平一致;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包括线圈板、温度保险丝板和立柱,所述固定板内部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线圈板,且两个线圈板均呈“长方形”状,所述固定板内部的下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温度保险丝板,且温度保险丝板位于两个线圈板的下端之间,所述固定板内部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立柱,且两个立柱分别位于温度保险丝板上端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两个立柱的顶部边缘均保持水平一致,且两个立柱的一侧分别均匀分布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均呈“交叉”状纵向分布,且两个立柱在运行时均会带动连接杆同步运作。
优选的,所述两个立柱上下两端的长度均为二十厘米。
优选的,所述温度保险丝板的下端中部设有防磨损片,且该防磨损片的上端贯穿于温度保险丝板中。
优选的,所述两个减震板的一侧分别设有连接板,且该连接板均呈“交叉”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秀云,未经林秀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09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