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维Co功能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30390.1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40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琴;冯佩琦;魏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3/79 | 分类号: | C07D213/79;C07D213/803;G01N27/327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功能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维Co功能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一维Co功能配合物分子式为:[Co2(L)2(H2O)6]n,其中L为脱氢的吡啶二酸。该配合物制备方法:按摩尔比为1:1取六水合氯化钴和吡啶‑2,5‑二羧酸,溶于体积比为1:1的蒸馏水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的混合液中;置于100℃的烘箱中反应48‑72小时,自然降温后过滤,得到橙色晶状固体。该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将该配合物均匀分散在Nafion溶液中,得到稳定悬浊液,修饰于金电极表面,自然晾干,得到修饰电极。该修饰电极可应用于2,4‑二硝基苯胺和β‑奈胺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配合物,具体属于一种一维Co功能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配合物构筑的修饰电极和该电极在2,4-二硝基苯胺和β-奈胺电化学检测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苯环结构的化合物,它们结构稳定,不易分解,且毒性很强,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人体危害极大。历史上曾将一类从植物胶中取得的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称为芳香族化合物。其中2-硝基苯胺(2,4-Dinitroaniline),主要用作染料中间体及合成照相防翳剂,也用于微量碘化物的测定、农药多菌灵的生产等。毒性比苯胺大。可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是一种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造成组织缺氧,出现紫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它脏器的损害。
功能配合物是一类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与金属离子或者金属簇形成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多孔结构以及多样的配位模式使得该材料在能源、催化、吸附、储能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通过在电极表面修饰功能配合物材料可以对多种物质进行电化学检测。2010年,H.Kitagawa课题组将功能配合物[(HOC2H4)2dtoaCu]作为电极修饰材料用于乙醇的电化学催化氧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Ilam University的Mahmoud Roushani以基于2,5-双(4-吡啶基)-3,4-二氮杂-2,4-己二烯和对苯二甲酰胺为配体制备的Zn-MOFs作为修饰底物,制备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实现了Cd2+的检测,取得良好的检测效果。鉴于功能配合物在电化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开发和设计新颖的功能配合物并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制备研发,是现今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维Co功能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维Co功能配合物,其分子式为:{[Co2(L)2(H2O)6]n},其中L为脱氢的吡啶二酸。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一维Co功能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摩尔比1:1取六水合氯化钴和吡啶-2,5-二羧酸,溶于体积比为1:1的蒸馏水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的混合液中;
置于100℃的烘箱中反应48-72小时,自然降温后过滤,得到橙色晶状固体即目标产物。
Co功能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上述Co功能配合物均匀分散在Nafion溶液中,得到稳定悬浊液,取10μL点于金电极表面,12小时自然晾干,得到Co功能配合物修饰电极。
Co功能配合物修饰电极可以用于对2,4-二硝基苯胺和β-奈胺检测。
Co功能配合物修饰电极对2,4-二硝基苯胺和β-奈胺的检测方法,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学,未经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30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