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苯并呋喃环的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8273.1 | 申请日: | 2018-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颖;陈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D307/79 | 分类号: | C07D307/79;B01J27/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于跃 |
地址: | 22512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并呋喃 合成 亚硫酸氢钠 硅胶负载 硝基甲烷 水杨醛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苯并呋喃环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室温下,将水杨醛与硝基甲烷混合后,加入硅胶负载的亚硫酸氢钠(NaHSO3/SiO2),升温至60‑80℃反应4‑6小时后,即得苯并呋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及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的苯并呋喃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病毒、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而备受关注。苯并呋喃是天然产物和医药分子的重要骨架,现有技术中合成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常用的起始原料有2-烯丙基苯酚、邻溴甲基苯酚、邻二卤代苯、2-溴苄溴、2-卤代苯酚等,但合成方法中多需采用价格较为昂贵的金属催化剂。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硅胶负载的亚硫酸氢盐作为催化剂,由水杨醛为原料直接合成苯并呋喃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苯并呋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室温下,将水杨醛与硝基甲烷混合后,加入硅胶负载的亚硫酸氢钠(NaHSO3/SiO2),升温至60-80℃反应4-6小时后,即得苯并呋喃。
水杨醛与硝基甲烷的摩尔比为1:1.5-2.5;NaHSO3/SiO2的摩尔用量为水杨醛摩尔用量的0.10-0.15倍;
所述硅胶负载的亚硫酸氢钠(NaHSO3/SiO2)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300-400目硅胶与亚硫酸氢钠混匀后,研磨2-3小时后,置于180-200℃的烘箱中加热6-8小时后,氮气保护下,自然降至室温,即得硅胶负载的亚硫酸氢钠(NaHSO3/SiO2);其中每克硅胶使用4mmol亚硫酸氢钠。
本发明所述的“NaHSO3/SiO2的摩尔用量”是以NaHSO3的摩尔量计算的。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2-取代-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室温下,将水杨醛与硝基乙烷混合后,加入硅胶负载的亚硫酸氢钠(NaHSO3/SiO2),升温至70-80℃反应6-8小时后,即得2-甲基苯并呋喃。
水杨醛与硝基乙烷的摩尔比为1:2.0-2.5;NaHSO3/SiO2的摩尔用量为水杨醛摩尔用量的0.12-0.15倍;
所述硅胶负载的亚硫酸氢钠(NaHSO3/SiO2)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300-400目硅胶与亚硫酸氢钠混匀后,研磨2-3小时后,置于180-200℃的烘箱中加热6-8小时后,氮气保护下,自然降至室温,即得硅胶负载的亚硫酸氢钠(NaHSO3/SiO2);其中每克硅胶使用4mmol亚硫酸氢钠。
本发明所述的“NaHSO3/SiO2的摩尔用量”是以NaHSO3的摩尔量计算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8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