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发射多色荧光的超支化聚氨基酯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6643.8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颜红侠;原璐瑶;白利华;贾文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3/685 | 分类号: | C08G63/685;C08G63/87;C09K11/0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射 多色 荧光 超支 氨基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发射多色荧光的超支化聚氨基酯及制备方法,以柠檬酸与N‑甲基二乙醇胺(或苹果酸与三乙醇胺)为原料通过简单可控的缩聚法合成超支化聚氨基酯。所合成的超支化聚氨基酯中不含苯环,只含有酯基,生物降解容易,且这类超支化聚氨基酯可发射多色荧光。所合成的超支化聚氨基酯在不同波长紫外光照射下可发出不同颜色(包括红色、黄色、蓝色等)明亮的荧光。本发明的方法合成工艺简便、过程可控、环境友好等特点,三废污染少,且产品的稳定性好、毒性低、生物降解性好、荧光强度高、色彩丰富、应用范围广等特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发光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能发射多色荧光的超支化聚氨基酯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含传统π键的荧光聚合物越来越引起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这些聚合物一般是只含酰胺键、叔胺键或酯基的超支化聚合物,具有环境友好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出荧光,并且在细胞荧光成像,基因与药物控释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脂肪族聚氨基酯作为一种新型聚合物,具有环境友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纳米材料、涂料以及药物缓释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线性的聚氨基酯相比,超支化聚氨基酯具有明确的三维结构以及大量的末端活性基团,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基因传递工具。
Wu等[Macromolecules,2005,38:5519]以1-(2-氨乙基)哌嗪和二丙烯酸酯为原料,通过2A2+BB′B″型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合成了超支化聚氨基酯。Yan等[RSC Adv,2016,6:88030]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二元胺反应,合成了发蓝色荧光的超支化聚氨基酯,合成的聚合物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并对铁离子有荧光猝灭效应。但是这类聚合物普遍存在色谱单一(主要为蓝光)、荧光强度不高、量子产率低等问题。另外,由于较长的荧光波谱能够比较容易的穿过细胞组织,且对细胞组织的伤害小。因此,可发射多色荧光的非共轭荧光聚合物在细胞荧光成像、药物控释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专利开发出一种或两种能发射不同颜色荧光且荧光强度高的聚氨基酯。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发射多色荧光的超支化聚氨基酯及制备方法,能发射不同颜色荧光、生物相容性好、荧光强度高的超支化聚氨基酯。这种超支化聚氨基酯是以柠檬酸与N-甲基二乙醇胺(或苹果酸与三乙醇胺)为原料通过一锅法缩聚得到的。
技术方案
一种能发射多色荧光的超支化聚氨基酯,其特征在于组份是摩尔比为2:(1~4)的柠檬酸与N-甲基二乙醇胺;或摩尔比为2:(1~4)的苹果酸与三乙醇胺,以A2+B3型酯化缩聚反应而得。
所述摩尔比的选择得到表现出不同的荧光性能的端羟基超支化聚氨基酯或端羧基超支化聚氨基酯;当柠檬酸与N-甲基二乙醇胺摩尔比为小于1:1.9,得到端羟基超支化聚氨基酯;当柠檬酸与N-甲基二乙醇胺摩尔比为大于1:0.8,得到端羧基超支化聚氨基酯。
所述摩尔比的选择得到表现出不同的荧光性能的端羟基超支化聚氨基酯或端羧基超支化聚氨基酯;当苹果酸与三乙醇胺摩尔比为小于1:1.2,得到端羟基超支化聚氨基酯;当苹果酸与三乙醇胺摩尔比为大于1:0.6,得到端羧基超支化聚氨基酯。
一种制备所述能发射多色荧光的超支化聚氨基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柠檬酸与N-甲基二乙醇胺或苹果酸与三乙醇胺以摩尔比为2:(1~4)混合,在100℃~150℃下加热搅拌至溶解;
步骤2:加入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然后在100℃~180℃,先常压反应1~10h;所述催化剂占反应物总质量的0.5~1%;
步骤3:在60~90KPa反应1~1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6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