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配电系统和轨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3483.1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9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马栋茂;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00 | 分类号: | B60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配电 系统 轨道 | ||
1.一种车辆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包括动力电池;
N个负载回路,N个所述负载回路之间并联连接,每个所述负载回路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正极相连,所述负载回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负极相连,每个所述负载回路包括一个负载,N个所述负载根据功能优先级分为第1级负载~第n级负载,其中,所述第1级负载对应的功能优先级最高,N≥n≥1,且n、N均为整数;
电池管理单元,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分别与所述供电单元和N个所述负载回路相连,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用于在接收到上电指令后,实时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状态参数,并根据所述状态参数和负载等级选择进行工作的负载,以及根据所选择的负载的等级获取上电次序,并通过所选择的负载对应的负载回路按照所述上电次序对所选择的负载进行预充上电处理;
所述状态参数包括所述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其中,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用于在所述SOC处于第i预设区间时,选择第1级负载~第i级负载进行工作,在所述SOC处于第I预设区间时,选择第1级负载~第n级负载进行工作,其中,1≤i<I≤n,第i预设区间对应的SOC取值小于第i+1预设区间对应的SOC取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状态参数和当前处于工作状态的负载的等级选择进行卸载的负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包括M个串联连接的电池模组,所述供电单元还包括M-1个接触器,其中,两个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串联一个接触器,每个所述接触器的控制端均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相连,M≥2,且M为整数;
其中,M-1个所述接触器常开,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在接收到所述上电指令后,控制M-1个所述接触器闭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在控制M-1个所述接触器闭合后的第一预设时间内,如果检测到所述供电单元有电压输出,则对所选择的负载进行预充上电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负极熔断器,所述负极熔断器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负极相连,所述负极熔断器的另一端与每个所述负载回路的另一端相连;
漏电传感器,所述漏电传感器连接在所述负极熔断器的另一端和地之间,用于检测配电系统是否发生漏电,并在所述配电系统发生漏电时生成漏电信息,以及将所述漏电信息发送至车辆的整车控制单元,以便所述整车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漏电信息进行相应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维修开关,所述维修开关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正极相连,所述维修开关的另一端与每个所述负载回路的一端相连,其中,所述维修开关常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负载回路包括:
第一可控开关,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一端相连,并形成第一节点,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另一端与负载的一端相连,并形成第二节点,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相连,其中,所述负载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单元的另一端相连;
预充电阻,所述预充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相连;
第二可控开关,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一端与所述预充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相连,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控制端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相连;
其中,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在对负载进行预充上电处理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断开、所述第二可控开关闭合,并在该负载两端的电压与所述供电单元的端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闭合、所述第二可控开关断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在控制所述第一可控开关闭合第二预设时间后,控制所述第二可控开关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34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