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经络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3218.3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3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胡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聪 |
主分类号: | A61K36/79 | 分类号: | A61K36/79;A61K36/736;A61P29/00;A61P25/00;A61P9/08;A61P9/04;A61P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蒋杰 |
地址: | 545008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络油 制备 中药 心肌耗氧量 心肌收缩力 心肌血流量 活血祛瘀 凉血消痈 外周血管 心脏功能 重量份数 冬青油 黑老虎 杏仁油 樟树油 止痛 丁香 艾叶 除烦 清心 通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经络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得:丁香5‑8份、冬青油2‑7份、艾叶1‑3份、杏仁油3‑7份、樟树油6‑9份、黑老虎3‑5份、苍子2‑6份和鸟不落2‑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并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经络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湿毒是中医市面上没有专门的、综合性的、全方位的、一齐对人体的脑、心脉、关节、微循环进行疏通淤阻经络的食物或药物,并且没有使用纯天然食材、综合性的、全方位的去进行处理经络淤阻的问题食物或药物及方法。市面上的产品只是单一地对脑、心脉、关节或微循环进行疏通。基于发明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在认真和充分调查、了解、分析、总结、研究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基础上,特采取“天然食材”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本发明“通经络散制备方法”、“通经络散产品”以及“通经络散的使用方法”,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已有公知技术及现状以及一般通经络方法存在的的不足、缺陷与弊端。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经络油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通经络油的中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得:丁香5-8份、冬青油2-7份、艾叶1-3份、杏仁油3-7份、樟树油6-9份、黑老虎3-5份、苍子2-6份和鸟不落2-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并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一种通经络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丁香5-8份、冬青油2-7份、艾叶1-3份、杏仁油3-7份、樟树油6-9份、黑老虎3-5份、苍子2-6份和鸟不落2-5份;
(2)取丁香、冬青油和艾叶,加药材质量10-12倍量的乙醇,分2次回流提取,每次回流2-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得到药渣和滤液,将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醇提浓缩液;
(3)在步骤(2)得到的药渣中加入杏仁油和樟树油,加药材质量10-20倍量的水,浸泡0.5-1小时,煎煮3次得到3次水煎液;
(4)合并3次水煎液,过滤后加如称取的黑老虎、苍子和鸟不落,搅拌均匀、放置36-48小时后离心,离心速度为4800-5000转/分,回收离心液,与第二步中醇提浓缩液合并,减压浓缩后在70-80℃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烘干后制成浸膏即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2)中的乙醇的浓度为80-90%。
进一步,步骤(3)中每次煎煮1小时,煎煮温度为1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通经络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丁香5份、冬青油2份、艾叶1份、杏仁油3份、樟树油6份、黑老虎3份、苍子2份和鸟不落2;
(2)取丁香、冬青油和艾叶,加药材质量10倍量的乙醇,乙醇的浓度为80%,分2次回流提取,每次回流2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得到药渣和滤液,将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得醇提浓缩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聪,未经胡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3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