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20562.7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8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彰太;伊藤俊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20/02 | 分类号: | B60K20/02;F16H5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刘宁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装置 支撑 结构 | ||
提供一种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能够减少换挡装置的振动,能够防止换挡装置的耐久性恶化。在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中,在分配装置(14)的前方且发动机(1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前差动装置(17)和后差动装置,分配装置(14)的动力通过前传动轴(15)传递到该前差动装置(17),通过后传动轴(16)传递到该后差动装置。换挡装置(51)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变速器(12)与分配装置(14)之间,并且设置在传动轴(13)的上侧,在中央横梁(6)设置有支撑换挡装置(51)的换挡支架(55)。换挡支架(55)从中央横梁(6)经过传动轴(13)与前传动轴(15)之间的空间(31)延伸到换挡装置(5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车辆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设置有基于驾驶员对变速杆的操作来进行变速器的变速挡的切换的换挡装置,作为现有的换挡装置,已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变速杆的支撑结构。
在该变速杆的支撑结构中,变速杆通过保持体支撑于变速器壳体且变位自如。保持体具有:控制部,其支承变速杆的支点部;主梁,其通过直接连结锁定单元锁定在变速器壳体的上端;以及斜梁,其通过弹性锁定单元锁定在变速器壳体的下端。
在变速杆的下部设置有作用点部,作用点部通过推力锁定单元连结于向变速器壳体的后方突出的换挡选择轴。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25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这种现有的变速杆的支撑结构中,变速杆以通过保持体从变速器壳体向后方悬垂的状态装配于变速器壳体,因此,变速杆以变速器壳体为起点发生较大振动。
从而,有可能由于应力集中在变速杆的支点部或变速杆发生局部变形等致使变速杆的耐久性恶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换挡装置的振动并能够防止换挡装置的耐久性恶化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
本发明是一种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通过横梁支撑换挡装置,上述横梁将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分开并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纵梁连结,上述换挡装置操作与内燃机的后端部连结的变速器的换挡选择轴来切换变速挡,上述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变速器的后方设置有分配装置,上述变速器的动力通过第1传动轴传递到上述分配装置,在上述分配装置的前方且上述内燃机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差动装置,上述分配装置的动力通过第2传动轴传递到上述差动装置,上述换挡装置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设置在上述变速器与上述分配装置之间,并且设置在上述第1传动轴的上侧,在上述横梁设置有支撑上述换挡装置的换挡支架,上述换挡支架从上述横梁经过上述第1传动轴与上述第2传动轴之间的空间延伸到上述换挡装置。
这样,根据上述的本发明,能够减少换挡装置的振动,能够防止换挡装置的耐久性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的车辆的俯视图。
图2是具备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换挡装置的支撑结构的车辆的变速器周边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III-III方向向视截面图。
图4是图3中的换挡支架周边的放大图。
图5是图1的V-V方向向视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0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易型电动车油门的归位回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