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尾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0183.8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6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范春学;程俊峰;秦省军;张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47/06;B01D53/50;B01D53/9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电智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0 | 代理人: | 吴红飞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塔 喷淋层 船舶尾气处理装置 湍流装置 湍流层 脱硫塔 尾气处理装置 脱硫溶液 脱硫效率 烟气出口 烟气进口 依次设置 运行阻力 除雾层 反应层 湍流 掺混 喷出 喷淋 烟气 整合 冷却 投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尾气处理装置,后者包括反应塔,和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反应塔内的降温喷淋层、湍流层、喷淋层和除雾层;所述反应塔的底部开设有烟气进口,其顶部开设有烟气出口;所述湍流层内布置有至少一个湍流装置,所述湍流装置将所述喷淋层喷出的脱硫溶液与冷却后的烟气充分掺混;该尾气处理装置将各反应层整合于一个反应塔内,降低了脱硫塔运行阻力,缩小了脱硫塔的体积,降低了投资成本,并通过湍流和喷淋的设置提高了脱硫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船舶数量的增加,船舶废气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及生态问题,尤其是高硫燃料燃烧排放物中的硫氧化物(SOx)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各国海事管理部门及环境保护部门密切关注。
为了保证船舶尾气实现达标排放,船舶尾气需要经处理装置脱硫处理后方可排放。当前船舶尾气脱硫技术主要有海水脱硫-开环、碱液脱硫(通常为氢氧化钠溶液)-闭环等技术,主要的脱硫塔的形式为喷淋塔洗涤、填充床洗涤、文丘里洗涤等方式。但是,现有尾气洗涤装置及方法中,脱硫塔运行阻力较大,脱硫效率较低,脱硫塔体积大,投资成本及占用空间较大,工况适用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塔,和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反应塔内的降温喷淋层、湍流层、喷淋层和除雾层;
所述反应塔的底部开设有烟气进口,其顶部开设有烟气出口;
所述降温喷淋层内布置有与浆液缓冲罐连通的喷淋管路,所述喷淋管路朝向所述反应塔底部的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冷却喷嘴,且所述冷却喷嘴喷出的溶液与所述反应塔内的烟气形成对流;
所述湍流层内布置有至少一个湍流装置,所述湍流装置将所述喷淋层喷出的脱硫溶液与冷却后烟气充分掺混;
所述喷淋层内布置有与浆液缓冲罐连通的喷淋管路,所述喷淋管路朝向所述反应塔底部的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喷嘴,且所述喷嘴喷出的溶液与所述反应塔内的烟气形成对流;
所述除雾层内布置有至少一组管束式除雾器。
在工作过程中,待处理的烟气通过装置底部是烟气进口进入反应塔;待处理的高温烟气(>220摄氏度)进入后,首先经过降温喷淋层洗涤降温,然后进入湍流层,在湍流层内通过湍流装置使得烟气与脱硫溶液进行强烈的掺混,实现烟气与溶液的高效传热、传质,烟气温度达到饱和状态,再经过两层喷淋,烟气中的SOx和颗粒物得以充分脱除;接着烟气进入除尘除雾层,以脱除烟气夹带的雾滴及部分小粒径的颗粒物,最后,处理后的洁净烟气经顶部的烟气出口排出,而喷淋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反应塔的底部自流排出进入浆液缓冲罐。这样,该尾气处理装置将各反应层整合于一个反应塔内,降低了脱硫塔运行阻力,缩小了脱硫塔的体积,降低了投资成本,并通过湍流和喷淋的设置提高了脱硫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降温喷淋层为1-2层,且所述降温喷淋层为两层时,两所述降温喷淋层沿所述反应塔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湍流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反应塔的内壁的筒状支撑架、与所述筒状支撑架同心设置的中心筒,和安装于所述筒状支撑架内的至少一层湍流叶片;
同层内的所述湍流叶片有多个,各所述湍流叶片沿所述中心筒的周向均布;
各所述湍流叶片的内端安装于所述中心筒的筒壁,其外端安装于筒状支撑架的筒壁。
进一步地,所述湍流叶片为单层,各所述湍流叶片与尾气的流动方向成预设夹角。
进一步地,各所述湍流叶片通过第一角度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筒状支撑架与所述中心筒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01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