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器及与其配合使用的电池包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5272.3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9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才;雷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2;H01M2/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常伟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器 导电插头 通断控制件 电源插头 电池包 电连接 壳体 插头连接 机械连接 动作触发 壳体固定 状态转换 组件包括 可操作 导通 断开 前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包括壳体、连接于壳体的电源插头和插头连接组件,所述插头连接组件包括导电插头,所述导电插头相对壳体固定设置并且可选择的与所述电源插头电连接,电池包可操作的与所述导电插头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通断控制件,所述充电器在两个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状态,所述通断控制件断开所述电源插头和所述导电插头之间的电连接;第二状态,所述通断控制件导通所述电源插头和所述导电插头之间的电连接;所述电池包与所述充电器的机械连接动作触发所述通断控制件使充电器从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沿着电池包与所述充电器的机械连接路径,所述通断控制件位于所述导电插头的前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器及与其配合使用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给市场上的电动工具、园林工具的电池包充电的充电器,充电电压大都低于人体安全电压,所以将充电器的充电端子裸露在外是符合安全生产规定,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意外电击事故,有些用于给大容量电池包(40V以上的电池包)充电的高电压欧款充电器由于充电电压高,且在给大容量电池包充电时有更高的安全标准要求,保证其充电安全的结构往往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其与充电器配合充电更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器,包括壳体、连接于壳体的电源插头和插头连接组件,所述插头连接组件包括导电插头,所述导电插头相对壳体固定设置并且可选择的与所述电源插头电连接,电池包可操作的与所述导电插头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通断控制件,所述充电器在两个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状态,所述通断控制件断开所述电源插头和所述导电插头之间的电连接;第二状态,所述通断控制件导通所述电源插头和所述导电插头之间的电连接;所述电池包与所述充电器的机械连接动作触发所述通断控制件使充电器从第一状态转换为第二状态,沿着电池包与所述充电器的机械连接路径,所述通断控制件位于所述导电插头的前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沿着电池包与所述充电器的机械连接路径延伸的长槽,所述长槽与所述导电插头相邻设置,所述通断控制件设置于所述长槽内。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头连接组件包括导电插头,沿着垂直于电池包与所述充电器的机械连接路径,所述长槽设置于导电插头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器的壳体具有与电池包贴合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平行于电池包与充电器的机械连接路径,并且第一表面高于第二表面,所述插头连接组件设置于第二表面上,沿着所述充电器的高度方向,所述通断控制件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长槽对应的凹槽,沿着长槽的延伸方向,所述通断控制件从凹槽内伸出。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插头通过微动开关可选择的与所述电源插头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设置于壳体内,所述通断控制件构造为微动开关的触点。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断控制件构造为导电弹片。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断控制件导通所述电源插头和所述导电插头之间电连接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电池包与充电器的机械连接路径一致。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器上设有卡槽,电池包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陷入卡槽以锁定所述充电器和电池包,沿着电池包与所述充电器的机械连接路径,所述卡槽位于所述导电插头的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5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