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泥窑、炉分离热解处置氰化物污染土壤的系统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9560.8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8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光;赵宏杰;王学民;许焕朋;王振生;孟令举;李洪生;张广義;孙德成;白建恭;张志敏;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隅振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3G7/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马俊芳 |
地址: | 3004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土 分解炉 氰化物 水泥窑 氰化物污染 窑尾烟室 下料孔 下料筒 热解 入窑 托板 氰化物解析 充分接触 处置系统 二次燃烧 二次污染 高温裂解 高温气体 锥形外壳 内侧壁 无害化 下料管 资源化 土壤 负压 裂解 伸入 煅烧 解析 废气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窑、炉分离热解处置氰化物污染土壤的系统及其工艺,该系统在分解炉底部的锥形外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阻风托板,阻风托板的中心开设下料孔一,下料孔一的底部设有下料筒,下料筒伸入窑尾烟室,窑尾烟室上设有污染土下料管;采用该系统进行污染土处置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污染土入窑;2)水泥窑内污染土氰化物解析;3)分解炉内氰化物裂解。采用窑、炉分离独立煅烧技术,实现含氰化物的污染土在入窑后与窑内的高温气体充分接触发生解析,含氰化物的废气进入分解炉内,利用二次燃烧技术进行高温裂解,同时处置系统整体处在一个负压的环境,最终实现了含氰污染土的资源化、无害化、安全化处置,并有效杜绝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染土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泥窑、炉分离热解处置氰化物污染土壤的系统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体内,与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从而导致细胞不能利用氧,失去了传递氧的作用,最终导致机体缺氧死亡,因此,含氰污染土必须经过科学合理的处置才能有效防止对人、动物、植物以及农业带来危害。
含氰污染土水分较大(>15%),在处置过程中大量的水分蒸发急剧吸收窑内温度,造成烟室温度大幅降低(≤300℃),而传统的水泥回转窑工艺中烟室温度在1050±50℃,煤粉的着火点正常在600℃左右,大量水蒸气在进入分解炉后,造成分解炉内的煤粉无法正常燃烧,后燃现象非常严重,进而造成预热器整体温度升高,二级筒出口温度≥800℃,随着处置时间的延长煤粉后燃现象会更加严重,给预热器系统的安全运行增加隐患,只能被迫采取停窑降温措施。
在传统水泥熟料生产中粘土通常用来作为生料配料中的硅质原料和铝质原料,其中的二氧化硅、三氧化铝以及其它有害物质(碱、氯、硫)含量较多,造成其烧成范围非常狭窄。而污染土内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铝、铁、镁以及其它碱性物质,若单纯的焚烧污染土,在煅烧过程中液相很容易出现,在遇到篦冷机的冷却风时必然在窑前出现厚结圈,同时高温粘结的物料洒落在篦冷机固定篦板处形成雪人,严重时雪人的高度超过篦冷机壳体顶部而停窑,这些都无法保证处置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水泥窑、炉分离热解处置氰化物污染土壤的系统及其工艺,采用窑、炉分离独立煅烧技术,实现含氰化物的污染土在入窑后与窑内的高温气体充分接触发生解析,含氰化物的废气进入分解炉内,利用二次燃烧技术进行高温裂解,同时处置系统整体处在一个负压的环境,最终实现了含氰污染土的资源化、无害化、安全化处置,并有效杜绝二次污染。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泥窑、炉分离热解处置氰化物污染土壤的系统,包括预热器、分解炉、窑尾烟室、水泥窑和篦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炉底部的锥形外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阻风托板,所述阻风托板的中心开设下料孔一,所述下料孔一的底部设有下料筒,所述下料筒伸入窑尾烟室,所述窑尾烟室上设有污染土下料管。
所述阻风托板和下料筒采用耐火浇注料一体浇筑成型。
所述阻风托板的厚度为300-500mm。
位于下料孔一周围的阻风托板上还均匀开设有若干个下料孔二,所述下料孔二的孔径小于下料孔一的孔径。
所述下料筒的出料口为斜口,且所述斜口的朝向与水泥窑内烟气流向相反。
所述分解炉上还设有单管三通道窑尾油煤混烧枪。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用上述系统进行水泥窑、炉分离热解处置氰化物污染土壤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污染土经过前期处理后由一线水泥窑窑尾烟室入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隅振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隅振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95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燃气罩式炉的保压型排烟座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高的新材料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