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银负离子功能家纺面料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3018.1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7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杭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德(南通)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23/12 | 分类号: | D06M23/12;D06M15/564;D06M11/83;D06M11/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纺面料 纳米银 制备 面料 负离子功能 制作工艺 电气石微粒 纳米银微粒 定型处理 纳米胶囊 负离子 制作 产品结构 纤维 参考 应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银负离子功能家纺面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纳米银微粒的制备;步骤二、电气石微粒的制备;步骤三、纳米胶囊的制备;步骤四、面料的制作。本发明不仅可以直接对面料进行涂层及定型处理,从而生产出具有纳米银负离子的功能家纺面料,而且在纤维制作成面料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应用广泛,产品结构较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的制作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银负离子功能家纺面料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加强,对纺织品的要求也逐渐从柔软舒适、吸湿透气、防风防雨等扩展到防霉防蛀、防臭、抗紫外线、防辐射、阻燃、抗静电、保健等功能性及环保方面,而目前国内外的功能性家纺产品只能局限于特种环境使用,人们更加期待洁净、环保、健康的科技家纺产品走入平常百姓家中。
负离子纤维是近年来才出现并迅速走红的一种新型功能性纤维。科学家们对负离子的生物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确认空气中的负离子会对人的情绪、精力和健康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近年来负离子技术在纺织产品上的应用迅速升温,其发展势头甚至超过以前人们在远红外产品开发中所倾注的热情。
1893年,C.Von Nageli(纳格列)经过系统的研究,首次报道了金属(尤其是银)对细菌和其它低等生物的致死效应,使银有可能成为一种消毒剂。从此,人们对银的利用进入了现代时期。其实普通银的抗菌性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强大,但达到纳米级的银单质由于比表面积急剧增大,表面结构发生变化,抗菌能力可提高200倍左右,且具有广谱的抗菌效果,可以进入650多种微生菌体内,杀死与其接触的大多数细菌、霉菌、孢子等微生物。因此,开发纳米银颗粒与电气石微粒负离子相结合的抗菌功能面料,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银负离子功能家纺面料的制作工艺。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银负离子功能家纺面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纳米银微粒的制备:
将沸石粉浸泡于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银溶液中,沸石粉与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比为1:10,微波振荡10~20小时,使溶液中的银离子充分吸附在沸石微粒的空隙中;
将质量比为1:1的上述溶液与质量分数为5%的表面助剂聚乙烯吡咯烷酮水溶液相混合,并将形成的混合液加入至反应器中,然后加入20倍的去离子水;搅拌,用计量泵滴加质量分数为0.05~1%的水合肼溶液,待混合液pH达到7.0~7.1,停止加入水合肼,并继续搅拌半小时,使银离子还原成银单质;
将反应后的液体取出,静置3~5天,充分沉降、倾滤,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物3~5次,倾滤液循环沉淀、洗涤;
将累积得到的沉淀物在80~90℃干燥去除水分,球磨得到以沸石为载体的纳米银粒子,其中,纳米银粒径为10~15纳米,含量为20%。
步骤二、电气石微粒的制备:
首先将电气石粉碎至小于1微米;由于电气石粉体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它的压电、热电等效应越加明显,所以利用超细磨机设备对电气石粉体继续进行研磨,制得纳米级电气石微粒,使其适用于纺织产品且能够较好的发挥功效;研磨介质采用球径为2±0.8mm的氧化铝球,分散剂使用溶液浓度为20%的六偏磷酸钠。可以使用JL-1155型激光粒度测定仪进行粒度检测,使其满足纳米级需求;另外,微粒形貌和最大粒度使用扫描电镜(SEM)进行检测。纳米级的电气石微粒比表面积急剧增大,表面结构发生变化,更易分布均匀。
步骤三、纳米胶囊的制备:
使纳米氨纶包裹住纳米银微粒与电气石微粒,制备成纳米胶囊,从而更加扩大纳米银微粒与电气石微粒的作用面积。
步骤四、面料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德(南通)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乔德(南通)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3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尺寸稳定性好的复合面料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具有耐酸碱性能的PU人造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