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够使得浆液在冻结井筒内外壁间均匀分布的充填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8232.2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5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宁方波;宋朝阳;王桦;谭杰;王强;邵方源;高伟;韩博;陈红蕾;叶玉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5/04 | 分类号: | E21D5/04;E21D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亚琦;朱永飞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使得 浆液 冻结 井筒 外壁 均匀分布 充填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能够使得浆液在冻结井筒内外壁间均匀分布的充填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外壁模板安装:在冻结井筒掘砌工作面位置处安装可在外壁表面形成浆液扩散凹槽的外壁模板;(S2)外壁施工:浇注混凝土,利用外壁模板在外壁表面上形成浆液扩散凹槽;(S3)外壁模板收缩脱模并落模;(S4)内壁套壁施工;(S5)壁间注浆:内壁套壁施工结束后,自下而上进行壁间充填注浆,水泥浆液借助外壁表面形成的扩散凹槽可在壁间均匀充填。本发明的工艺中,外壁模板可在外壁表面预留一定深度的浆液扩散凹槽,且浆液扩散凹槽为外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次成型,操作简单,使得壁间注浆不会产生孤岛,提高井壁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冻结井筒外壁模板。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使得浆液在冻结井筒内外壁间均匀分布的充填工艺。
背景技术
冻结井筒套壁施工结束后,需对内外壁间进行壁间充填注浆,一方面减少内壁的水荷载,另一方面,使内外壁有机结合共同承载。
目前,现行外壁施工工艺均将外壁浇筑为光滑表面,套内壁施工时,在壁间敷设塑料板,减少外壁对内壁混凝土温度变形的约束。然而,在进行内外壁间注浆时发现,内外壁间各处的夹层缝隙差异较大,有些部位壁间紧密贴合,浆液无法通过,造成浆液在壁间不均匀分布,以至在浆液凝结后,壁间形成或封闭或勾连未完全充填的孤岛,而这些孤岛位置的夹层,在冻结壁解冻后会逐渐充水,不利于井壁的安全。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水泥浆液能在壁间不均匀充填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使得水泥浆液在冻结井筒内外壁间均匀分布的充填工艺,该工艺可以在外壁表面形成一定深度的扩散凹槽,且该扩散凹槽可以在外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次成型,操作简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够使得浆液在冻结井筒内外壁间均匀分布的充填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外壁模板安装:在冻结井筒掘砌工作面位置处安装可在外壁表面形成扩散凹槽的外壁模板;所述扩散凹槽的槽口宽为15-20mm、槽深为20-30mm;槽口宽为15-20mm可以有效地防止壁间塑料板在内壁浇筑混凝土的挤压作用下过分嵌入凹槽,槽深为20-30mm可以保证浆液的扩展通道的畅通;
(S2)外壁施工:浇注混凝土,利用外壁模板在外壁表面上形成扩散凹槽;
(S3)外壁模板收缩脱模并落模:待下一段高掘进完成后,外壁模板收缩脱模并落模,进入下一段高外壁混凝土浇筑;
(S4)内壁套壁施工:井筒转入内壁套壁施工后,内壁浇注前在外壁表面敷设张贴壁间塑料板,并完成内壁的套壁施工;
(S5)壁间注浆:内壁套壁施工结束后,自下而上进行壁间充填注浆,水泥浆液借助外壁表面形成的扩散凹槽可在壁间均匀充填。
上述能够使得浆液在冻结井筒内外壁间均匀分布的充填工艺,在步骤(S1)中,(S1-1)安装模板框架,所述模板框架采用整体式模板框架或分体拼装式模板框架;(S1-2)用于在外壁表面形成环向凹槽的外壁环向凹槽成型结构和用于在外壁表面形成竖向凹槽的外壁竖向凹槽成型结构,所述外壁环向凹槽成型结构沿环向设置在模板框架上,所述外壁竖向凹槽成型结构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模板框架上;所述环向凹槽和所述竖向凹槽构成所述浆液扩散凹槽。
上述的能够使得浆液在冻结井筒内外壁间均匀分布的充填工艺,在步骤(S1)中,所述模板框架为分体拼装式模板框架,所述分体拼装式模板框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体拼装式模板框架单元组成;所述外壁竖向凹槽成型结构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分体拼装式模板框架单元之间;所述外壁环向凹槽成型结构具有环向凹槽成型部,所述外壁竖向凹槽成型结构具有竖向凹槽成型部;所述竖向凹槽成型部为竖向连续结构并将所述环向凹槽成型部分割成环向间断结构,所述竖向凹槽成型部夹紧在环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向凹槽成型部间断结构之间的空隙内,并且环向相邻的所述竖向凹槽成型部之间的所述环向凹槽成型部为连续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8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