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乏燃料水池扩容的辐射防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4020.7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7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袁亮;郑超雄;刘省勇;费瑞银;张文利;林杰东;陈军琦;黄荣许;张士朋;肖伟;郭振武;孙新峰;李琪;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9/07 | 分类号: | G21C19/07;G21C19/32;G21C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官建红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架 乏燃料水池 辐射防护 扩容 防护 预设 辐射 测量 百万千瓦级核电站 辅助冷却水 后处理 操作效率 判断结果 强度分级 实施性 有效地 放射性 填补 参考 拆除 运输 | ||
本发明涉及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核辅助冷却水的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乏燃料水池扩容的辐射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针对第一格架,对其辐射强度进行测量和标记;其次将测量所得的数值分别与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的大小进行判断;通过判断结果分别对第一格架执行第一防护操作、第二防护操作或第三防护操作,在遵循ALARA原则的同时,对第一格架进行辐射强度分级和与辐射强度等级相对应的辐射防护处理,有效地降低了第一格架的放射性,且操作效率高,实施性强,便于对第一格架进行运输以及后处理工艺,该方案填补了国内外乏燃料水池扩容操作中旧格架拆除工艺的空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里程碑式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核辅助冷却水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用于乏燃料水池扩容的辐射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乏燃料是指经过辐射照射、使用过的核燃料,是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产生的。核反应堆反应后的核燃料中包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因此具有大量放射性,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会严重影响环境与接触它们的人员的健康。因此经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反应后的乏燃料需要在乏燃料水池中存放数十年,直至其放射性降低至可以进行后续对乏燃料的后处理工艺时。随着国内核电站的不断增多,以及核电站的持续运营,目前国内大多数核电站的乏燃料水池格架旧格架已经满容,现有的容器已经不能够满足核电站内部乏燃料存储的需求,因此乏燃料水池必须通过改造扩大乏燃料水池贮存容量,保证核电站内的正常生产。
在进行乏燃料水池扩容操作时,首先需要先将乏燃料水池内部的旧格架拆除,在进行旧格架拆除前需要先将旧格架内部的乏燃料运输至外部存储,但是旧格架内部的乏燃料的放射性普遍没有降低至可以运输及进行后续乏燃料的后处理工艺所需的放射值,因此给乏燃料的运输和存储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乏燃料清空后,需要对旧格架进行拆除,旧格架的拆除在国内外为首次进行,旧格架由于长期用于储存乏燃料,且浸泡于具有放射性的水池的内部,因此旧格架上带有大量的放射性,工作人员不能够直接对旧格架靠近和触碰,工作人员也不能潜入到乏池内部协助和观察吊装旧格架的操作,也给整个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在新格架旧格架的安装时,由于水池内也含有放射性物质,因此安装难度也极大。
由此,在进行乏燃料水池扩容操作时,开发一种便于人工操纵的、可有效降低旧格架放射性的全新的旧格架辐射防护工艺以便对旧格架进行运输及后处理操作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乏燃料水池扩容的辐射防护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乏燃料水池扩容操作时,由于旧格架放射性较高导致其不易运输、后处理工艺实施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乏燃料水池扩容的辐射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第一格架,对所述第一格架的辐射强度进行测量和标记;B)将测量的辐射强度与第一预设值和第二预设值分别进行比较;和C)若测量的辐射强度不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一格架执行第一防护操作;若测量的辐射强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且不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一格架执行第二防护操作;若测量的辐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对所述第一格架执行第三防护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所述第一格架具有多个用于容置乏燃料的腔室,测量所述第一格架辐射强度包括以下步骤:a1)分别在每个所述腔室内间隔选取多个测量点,并测量各所述测量点处的辐射当量剂量率值;和a2)对各所述测量点的位置以及各所述测量点处的测量值进行标记。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腔室均为具有一侧开口的长方体腔室,每个所述腔室内的多个所述测量点分别由所述腔室的底面沿所述腔室的长边方向向所述开口处依次等间距选取。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腔室内的多个所述测量点为四个,相邻两个所述测量点的间距为800mm~1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4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气冷堆堆芯构件视觉检测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核电站安全厂房的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