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法炼铜的烟气脱硫方法和烟气脱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3338.3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4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航;金玉健;哈拉尔德·萨奥尔;贺艳艳;赖鼎东;林春源;张原;王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3 | 分类号: | B01D53/83;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胡素莉;李海建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法炼铜 高温流化床反应器 流化床脱硫 烟气脱硫 脱硫副产物 烟气脱硫系统 第一换热器 脱硫吸收剂 钙基脱硫 吸收剂 粉状物质 回收烟气 脱硫效率 烟气排放 重新利用 串接 干态 脱硫 烟气 余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法炼铜的烟气脱硫方法和烟气脱硫系统,该火法炼铜的烟气脱硫方法包括步骤:采用高温流化床反应器和流化床脱硫塔依次对烟气进行脱硫,采用第一换热器回收烟气的余热;其中,高温流化床反应器和流化床脱硫塔的脱硫吸收剂均为钙基脱硫吸收剂,第一换热器串接在高温流化床反应器和流化床脱硫塔之间。本发明公开的火法炼铜的烟气脱硫方法,提高了脱硫效率,能够满足火法炼铜工艺的烟气排放要求;同时,由于高温流化床反应器和流化床脱硫塔的脱硫吸收剂均为钙基脱硫吸收剂,则脱硫副产物为以CaSO4、CaSO3为主的干态粉状物质,该脱硫副产物可重新利用,从而避免了产生无法消纳的脱硫副产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火法炼铜的烟气脱硫方法和烟气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铜的冶炼以火法冶炼为主,其产量占世界铜总产量的85%。火法炼铜包括熔炼、吹炼和精炼等工艺步骤。每个步骤都将产生含硫烟气,特别是熔炼烟气和吹炼烟气。其中,熔炼烟气中含有体积浓度高达20%~30%的SO2以及1000~5000ppm的SO3,吹炼烟气中含有体积浓度高达10%~20%的SO2以及1000~5000ppm的SO3。经余热回收、除尘后的高硫烟气,通常采用烟气制酸工艺回收烟气中的硫,低浓度SO2的烟气再利用湿法脱硫等脱硫工艺处理后排放。
但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对硫酸等产品需求量较小,即对脱硫副产物需求量较小,再加上对外销售、运输和管理成本较高,导致销售效益较差,使得当地获得的脱硫副产物无法得到有效处理,只能作为废物处置,不仅带来巨大的处理费用,而且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而常规的干式脱硫除尘工艺,以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塔为核心,可以脱除SO2、SO3、HCl、HF、粉尘、二噁英、汞等多种污染物,已经广泛应用于火电厂、烧结机等领域。但是,干式脱硫除尘工艺的经济脱硫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火法炼铜工艺中高硫烟气的排放要求。
综上所述,如何对火法炼铜工艺所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以避免脱硫副产物无法消纳,同时能够满足火法炼铜工艺的烟气排放要求,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法炼铜的烟气脱硫方法,以避免产生无法消纳的脱硫副产物,同时能够满足火法炼铜工艺的烟气排放要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火法炼铜的烟气脱硫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法炼铜的烟气脱硫方法,包括步骤:
采用高温流化床反应器和流化床脱硫塔依次对烟气进行脱硫,
采用第一换热器回收所述烟气的余热;
其中,所述高温流化床反应器和所述流化床脱硫塔的脱硫吸收剂均为钙基脱硫吸收剂,所述第一换热器串接在所述高温流化床反应器和所述流化床脱硫塔之间。
优选地,所述高温流化床反应器的脱硫吸收剂为石灰石,所述高温流化床反应器的钙硫比为1.1~1.2;
所述流化床脱硫塔的脱硫吸收剂为消石灰和/或电石渣;当所述流化床脱硫塔的脱硫吸收剂为消石灰时,所述流化床脱硫塔的钙硫比为1.2~1.4。
优选地,将所述高温流化床反应器和所述流化床脱硫塔的脱硫副产物输送至石灰石矿,进行矿区回填复垦。
优选地,所述流化床脱硫塔至少为两个且依次串接,采用第二换热器回收所述烟气的余热,所述第二换热器串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流化床脱硫塔之间。
优选地,所述流化床脱硫塔为两个,分别为一级流化床脱硫塔和二级流化床脱硫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龙净脱硫脱硝工程有限公司;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33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脱硫装置
- 下一篇:用于垃圾转运站的全天候空气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