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显示屏用导光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2739.7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0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杜浩;杨飞;刑宏波;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诚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散热板 反射镜片 反射 光源 反射壳体 光柱体 显示屏 弧面结构 圆形镜片 主体一端 灯头 凹凸型 不等距 散热层 散热片 散射层 发散 疏密 导出 热层 衰减 凸状 匀度 汽车 明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显示屏用导光板,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包括主体;主体一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聚光柱体和点反射组;主体一端面固定连接有反射壳体;反射壳体包括散热板;散热板一端面固定连接有散射层;散热层远离散热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个散热片;散热板远离散热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灯头;点反射组包括多个反射镜片;反射镜片为凸状圆形镜片;反射镜片沿远离光源方向在主体一表面上呈由疏到密分布。本发明通过聚光柱体的不等距和微型凹凸型弧面结构设计以及点反射组的疏密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导光板光源在发散过程中,由于距离的影响,光源逐渐衰减,进而使导光板最终导出的光匀度较低,明亮不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光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显示屏用导光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种信息、通讯、消费液晶显示产品的发展,尤其是各种彩色液晶显示产品的发展,对光源系统的辉度、出光均匀性及出光效率要求与日俱增。
现有的导光板一般有两种工作方式,第一种即由光源提供光线,由导光板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中,然后由导光板的出光面射出;另一种则是具有两个相对的出光面,光源所提供的光线在进入导光板后分别从两个出光面射出;为了使得经过导光板内部的光能够更均匀地混合,通常会在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V形或R形微结构;然而这种结构微型结构则会使导光板的集光性太高、指向性太强,其出光也往往不够均匀,且由于这种微结构具有尖角,在运输过程中这种微结构会因受摩擦而刮伤或者碰落,进而影响导光板的功能;对于导光板来说,评价其好坏的关键性因素在于导光的效果和导光的均匀度,而决定者两个因素的关键在与导光板上个性化的网点设计,现有的导光板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个性化的网点设计方式,但是其出光效果往往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并且对于导光板的工作过程来说,由于光源会产生热量,良好的散热性能也十分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显示屏用导光板,通过聚光柱体的不等距和微型凹凸弧面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导光板光源在发散过程中,由于距离的影响,使传输出的光亮逐渐降低,进而使导光板最终导出的光明暗不一,距离光源处较亮,远离光源处较暗问题;通过聚光柱体上的凹凸弧面圆角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导光板因微结构具有尖角,在运输过程中造成微结构因受摩擦而刮伤碰落,最终影响导光板功能的问题;通过点反射组的不等距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导光板不能多次折射散出的光线,造成光线无法被全部有效折射,造成光线浪费从而影响最终投光效果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现有的导光板光源在因距离衰减后,不能有效的通过增加反射物体密度,从而达到抵消衰减,投光均匀的目的;通过反射壳体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导光板光源散发较为分散的问题;通过散热板、散热片、散热层的配合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导光板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汽车显示屏用导光板,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一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聚光柱体和点反射组;
所述主体一端面固定连接有反射壳体;所述反射壳体包括散热板;
所述散热板一端面固定连接有散射层;所述散热层远离散热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三个散热片;所述散热板远离散热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灯头。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横截面为楔形;所述主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与主体形成的角度范围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聚光柱体一端面为凹状圆弧面,另一端面为凸状圆弧面;多个所述聚光柱体在主体一表面上沿远离光源方向呈由疏到密分布;多个所述聚光柱体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500μm。
进一步地,所述点反射组包括多个反射镜片;多个所述反射镜片均为凸状圆形镜片。
进一步地,四个所述灯头均为LED灯;四个所述灯头在散热板一表面上呈矩形阵列分布。
进一步地,三个所述散热片材料均为铝制金属;三个所述散热片在散热板一表面上呈矩形阵列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诚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诚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27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板及其控制方法、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 下一篇:结合多层光学膜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