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3D打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1350.0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8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芹;黄新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芹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227;B29C64/321;B29C64/379;B33Y10/00;B33Y30/00;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27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注料 轴移动 壳体 智能 第一电磁阀 出料机构 打印过程 打印系统 进料机构 立体打印 升降机构 转动连接 自动出料 自动加料 自动进料 自由调节 电磁阀 固定板 转动柱 分层 | ||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3D打印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智能3D打印系统的第一传动机构能带动整个装置沿“X”轴移动,升降机构能带动整个装置沿“Z”轴移动,第二传动机构能够带动整个装置沿“Y”轴移动,实现立体3D打印,且整个装置能很好的连接到PLC控制系统,能够提高3D打印的精度。注料壳体通过第二转动柱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板之间,能够自由调节注料壳体的注料方向,实现从不同方向进行分层立体打印。注料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可以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打开和关闭,实现打印过程中自动进料、自动加料及自动出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3D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利用电脑中已建立好的三维模型,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在3D打印过程中由于是层层打印,是立体打印,传动打印精度不高,而且打印过程中打印方向不能改变,打印过程中不能实现自动进料、自动加料和自动出料。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3D打印方法,其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3D打印方法,第一传动机构能带动整个装置沿“X”轴移动,升降机构能带动整个装置沿“Z”轴移动,第二传动机构能够带动整个装置沿“Y”轴移动,实现立体3D打印,且整个装置能很好的连接到PLC控制系统,能够提高3D打印的精度。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3D打印方法,注料壳体通过第二转动柱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板之间,且第二转动柱通过设置于第二固定板内的第三电机控制转动,能够自由调节注料壳体的注料方向,实现从不同方向进行分层立体打印。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3D打印方法,注料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可以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打开和关闭,实现打印过程中自动进料、自动加料及自动出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3D打印方法,该方法采用的智能3D打印系统的第一传动机构能带动整个装置沿“X”轴移动,升降机构能带动整个装置沿“Z”轴移动,第二传动机构能够带动整个装置沿“Y”轴移动,实现立体3D打印,且整个装置能很好的连接到PLC控制系统,能够提高3D打印的精度。注料壳体通过第二转动柱转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板之间,且第二转动柱通过设置于第二固定板内的第三电机控制转动,能够自由调节注料壳体的注料方向,实现从不同方向进行分层立体打印。注料壳体的底部设有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可以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打开和关闭,实现打印过程中自动进料、自动加料及自动出料。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3D打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三维模型输入电脑中;
S2,将S1中的电脑与智能3D打印系统数据连接,电脑将三维模型形成数控编程,并将数控编程输送至智能3D打印系统中;
S3,S2中的智能3D打印系统进行三维打印;
S4,将S3中打印好的三维模型从智能3D打印系统中取出;
S5,将S4中形成的三维模型放入清洗液中进行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芹,未经王玉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1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