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频RFID无线通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9844.5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8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涛;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H04W4/80;H04W12/02;H04W12/06;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终端 超高频RFID模块 超高频 无线通信系统 新识别码 识别码 无线链接控制 无线通信组件 中央处理组件 便携式模块 超高频模块 通信数据帧 指示灯组件 电源组件 加密处理 建立链接 认证步骤 认证机制 声音提示 首次通信 外壳组件 应用软件 组件封装 帧通信 链接 嵌入 分发 传输 通信 通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频RFID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应用软件和便携式超高频RFID模块,通过外壳组件将指示灯组件、声音提示组件、无线链接控制组件、电源组件、RFID组件、RFID天线组件、中央处理组件、无线通信组件、加密处理组件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便携式超高频RFID模块。便携式超高频模块与智能终端间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通讯。便携式模块与智能终端链接和通信的过程中存在认证机制,认证步骤包括:管理员分发初始识别码至智能终端和本模块;双方建立首次通信时使用初始识别码,后续每帧通信都由本模块传输新识别码给建立链接的智能终端;智能终端使用新识别码嵌入下一通信数据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领域,特别是一种超高频RFID无线通信系统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领域最重要的分支已经广为应用,其可以应用于交通、物流、食品追溯、智慧城市、物品防盗等等众多领域,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加、使用量的提升,对于便携式终端设备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市场上便携式终端以手持机为主,配有键盘、显示屏和RFID读头等组件,其中RFID读头是一种感应式的读写模块,如果其RFID性能较好,那么手持设备通常尺寸大、重量大,如果很小巧大都RFID性能不尽如人意。从架构上说,现有的手持机设备手持机形式,架构复杂、开发周期长、各个模块相互耦合、性能很难提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出一种便携式超高频RFID模块,使RFID业务模块与其他各个模块相互解耦,大大降低了手持智能终端架构的复杂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超高频RFID模块,包括:外壳组件、指示灯组件、声音提示组件、无线链接控制组件、电源组件、RFID组件、RFID天线组件、中央处理组件、无线通信组件、加密处理组件;
所述外壳组件将其他组件约束在一个结构单元内,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外壳组件具备安装于各类智能手机或终端的安装件,通过安装件将所述RFID模块卡装在不同尺寸的智能手机或者终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灯组件主要由红绿颜色的LED灯组成,可以通过不同组合向用户提示充电、低电、无线连接中、无线连接完成、无线数据传输等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声音提示组件主要由蜂鸣器或者扬声器及其周边电路构成,负责在RFID清点、读、写成功或者失败时给用户不同的声音提示;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链接控制组件由实体按键构成,负责激活无线通信组件,使其与智能手机或者终端进行无线通信,不需要时可以通过控制组件关断无线通信电路,这样可以更节省电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一种便携式超高频RFID模块的有益效果在于:
便携式超高频RFID模块独立的至于智能终端外部,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智能终端进行交互,大大降低了手持智能终端架构的复杂度,使得各个模块相互解耦,人机界面全面交给智能手机或者终端,所述便携超高频模块做专业的RFID业务,功耗低、开发周期短、适用于各种智能手机或者终端、实现成本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超高频RFID无线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应用软件和所述便携式超高频RFID模块。
智能终端和所述便携式模块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通讯,智能终端通过安装在其中的应用软件完成对所述便携式高频模块的搜索、链接和配置。
进一步的在链接过程中存在认证机制,具体为通过在智能终端与本模块的每一数据帧中都嵌入识别码使得所述便携超高频模块和智能终端在通信中有认证机制,
所述认证机制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9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