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振荡中心迁移的复合信息失步解列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8703.1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6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肖友强;倪航鹏;司大军;林涛;陈义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01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失步振荡中心 失步 解列 振荡中心 迁移 失步解列装置 电力系统 复合信息 电力系统运行 广域测量系统 安全稳定性 电压条件 失步状态 位置条件 线路两端 运行方式 重新确定 幅值比 相角差 整定 测量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振荡中心迁移的复合信息失步解列方法及系统,根据电力系统中各线路的变化值,确定线路中失步振荡中心及其电压幅值;利用广域测量系统测量每条线路两端的电压幅值比和相角差,确定失步振荡中心的位置;根据失步确定位置条件和失步确定电压条件,判断出当前电力系统处于失步状态后,以及检测到失步振荡中心所在线路中存在至少一个整定的失步周期后,由失步解列装置进行解列操作。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系统,适用于失步振荡中心出现迁移的情况,随着振荡中心实时迁移后而重新确定失步振荡中心的位置,实现最精准的解列操作,可避免现有失步解列装置在运行方式改变下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紧急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振荡中心迁移的复合信息失步解列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电力系统遭受严重故障时,系统可能失去功角稳定,出现失步振荡。失稳后,一般通过确定失步振荡中心的位置来寻找解列断面。在失步振荡中心所在断面两侧实施解列,一般可以保证解列后的子系统各自保持同步。所以电网的解列点应该选在失步振荡中心所在断面的联络线,只有解开失步断面,振荡才能平息,若在其它的地点解列则振荡必然继续存在。
但是,在利用失步解列装置进行解列时,由于失步振荡中心的迁移,会给失步解列装置的配置和参数整定带来一定的挑战,造成失步解列装置不动作或误动,故障进一步扩大。而现有的基于两频失步场景下的振荡中心迁移规律无法适用于当前复杂大电网,多频失步场景下振荡中心迁移规律亟待研究。且不同运行方式下,机组电势初相角不同,电力系统发生失步振荡后,机组的功角变化趋势不同,电力系统失步振荡中心的迁移规律亦不同。
现有的基于就地信息的Ucosφ轨迹、测量阻抗轨迹以及视在阻抗角变化规律的三种失步解列判据在多频振荡情况下都存在误判的风险,现有失步解列装置虽然可以在单一运行方式下通过离线仿真和优化整定参数来正确定位失步振荡中心位置,但是一旦运行方式改变,失步解列装置参数无法继续适用,适应性大大降低。可见,现有的失步解列方法在运行方式改变下适应性不足,无法满足失步振荡中心位置迁移的情况,导致电力系统运行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振荡中心迁移的复合信息失步解列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失步解列方法在运行方式改变下适应性不足,无法满足失步振荡中心位置迁移的情况,导致电力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振荡中心迁移的复合信息失步解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电力系统中每条线路的变化值;根据所述每条线路的变化值和判据,确定每条线路的失步振荡中心及失步振荡中心点电压幅值;
利用广域测量系统测量每条线路的两端电压幅值比和相角差,根据所述电压幅值比和相角差,确定每条线路的失步振荡中心的位置;
判断所述失步振荡中心的位置是否满足失步确定位置条件,以及,判断所述失步振荡中心点电压幅值是否满足失步确定电压条件;
如果满足失步确定位置条件,以及,满足失步确定电压条件,确定所述电力系统处于失步状态,生成失步解列启动信号,发送至失步解列装置;
如果所述失步解列装置检测到失步振荡中心所在线路中存在至少一个整定的失步周期,根据所述失步解列启动信号执行解列操作。
可选地,按照下式,根据所述电压幅值比和相角差,确定每条线路的失步振荡中心的位置:
式中,mi为线路i对应的失步振荡中心的位置,ki为线路i的两端电压幅值比,δi为线路i的两端相角差。
可选地,所述失步确定位置条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8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