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CO2的碳材料的制备与改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7386.1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6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泛明;张龙;肖文杰;郑策;楚广;刘磊;陈思敏;王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06 | 分类号: | B01J20/06;B01J20/20;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材料 制备 茶叶渣 小坩埚 改性 吸附 金属离子改性 茶叶浸泡 工业应用 晾干 马弗炉 吸附量 水中 碳化 移除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CO2的碳材料的制备与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茶叶浸泡于水中一段时间,移除水后得到茶叶渣。将茶叶渣晾干后置于小坩埚中,并将小坩埚置于马弗炉中,升温将茶叶渣碳化后,降温至室温,得到碳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将所制备的碳材料进行金属离子改性的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碳材料在较低浓度CO2环境中具有较大的吸附量,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较低温度、较低CO2浓度环境中具有高效CO2吸附性能的碳材料的制备与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球工业化进程加快,CO2排放量急剧增大,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迅速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因此CO2捕获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CO2捕获技术中,CO2吸附具有吸附量较大、吸附速率较快、腐蚀性较小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吸附剂制备是CO2吸附技术的核心。CO2吸附剂中,碳材料因具有较大的CO2吸附量,吸附速率较快,吸-脱附温度较低,能耗较小,价格低廉、不易腐蚀设备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利用金属离子对其进行改性后,可以提高材料的CO2吸附性能。气体分子与固体吸附剂接触时,可进入碳材料孔道内,也可与材料表面金属离子形成较强的静电作用,从而达到高效吸附CO2的目的。
改性碳材料的吸附性能与碳材料性质、改性物质的种类及两者质量等因素有关。不同的碳材料具有不同的孔结构,因此具有不同的CO2吸附性能。利用金属离子对碳材料改性后,气体分子既可物理堆积于碳材料表面,又可与金属离子形成较强的静电作用,使CO2分子更容易吸附于材料表面。若金属离子中具有Lewis酸位,还可与CO2分子成键,提高CO2吸附性能。除此之外,利用金属离子改性后,碳材料孔结构发生改变。当材料孔径逐渐接近CO2分子动力学直径时,CO2吸附量及选择性均增大。因此可以利用不同碳源制备结构各异的碳材料,并利用金属离子对其进行改性制备具有高效CO2吸附性能的吸附剂。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附CO2的碳材料的制备与改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附CO2的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将茶叶置于80℃~100℃水中浸泡0.5h~1h,移除水后得到茶叶渣,将茶叶渣晾干后置于小坩埚中,并将小坩埚置于马弗炉中,以3~5℃·min-1速率进行升温,待茶叶渣碳化后,以3~5℃·min-1速率降温至室温,即得到吸附CO2的碳材料。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茶叶为安化黑茶茶叶或安化红茶茶叶。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碳化方法为升温至300℃后保持4h~6h,再升温至400℃保持4h~6h,最后升温至500℃保持4h~6h。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上述制备的吸附CO2碳材料进行金属离子改性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将金属盐和制备的吸附CO2的碳材料置于聚四氟乙烯内衬中,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然后置于100℃~120℃干燥箱中进行水热处理12h~24h,即可制得金属离子改性的碳材料。
上述改性方法中,所述金属盐是ZrOCl2·8H2O或ZrO(NO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城市学院,未经湖南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7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