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离子传导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1700.5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4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娜;袁晓冬;陈兵;贾萌萌;肖伟;刘建国;严川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8/1041 | 分类号: | H01M8/1041;H01M8/1067 |
代理公司: | 21002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于晓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制备 玻璃板 烘箱 全钒液流电池 全氟磺酸树脂 有机溶剂溶解 导电聚合物 聚偏氟乙烯 离子传导膜 均匀溶液 热稳定性 钒离子 复合膜 渗透率 平铺 保温 洁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离子传导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技术领域。以全氟磺酸树脂、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通过有机溶剂溶解,加入导电聚合物,使其混合均匀,将均匀溶液平铺在洁净的玻璃板上,在烘箱中保温一定时间后降温得到复合膜。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所制备膜机械强度高、钒离子渗透率低、具有良好的化学、热稳定性,价格低廉,可适用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离子传导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是解决能源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代表着能源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受制于时间和地域依赖性,离网的风能、太阳能发电必须使用储能系统,否则很难全天候利用;而直接并网也必须采用储能系统对电网进行调峰和调频,否则会对电网功率和频率带来较大的冲击。因此高效、大规模的能量存储技术就成为其发展应用的关键核心。
钒电池(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是基于VO2+/VO2+与V2+/V3+电对的液流储能电池技术,能量存储于电解液中。与传统的蓄电池相比,钒电池可大电流快速充放电、自放电率低,实现能量的大容量存储,是满足智能电网以及风能、太阳能发电对大规模储能需求的理想储能形式。我国丰富的钒资源优势也为发展钒电池储能技术提供了条件。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用V(II)/V(III)和V(IV)/V(V)氧化还原电对的H2SO4溶液分别作正负半电池电解液的。H2SO4电离成H+和SO42-,然后电解液中H+持续代替离子交换膜中的H+,并进入另一室电解液中,完成导电过程。当放电时,电池正极电解液中的VO2+离子被还原为VO2+离子,负极电解液中的V2+离子被氧化为V3+离子。当充电时,过程刚好相反。
钒电池电极反应如下所示:
正极:
负极:
钒电池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一个比较先进的水平,但仍然有许多关键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其中关键性材料隔膜就是其中之一。钒电池中隔膜具有隔离正、负极电解质溶液、阻止不同价态钒离子相互渗透的作用,防止正、负极电解液的交叉污染提高离子选择性,质子能自由通过,对不同价态的钒具有高选择性。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Nafion系列膜,但其阻钒性能差,电池自放电现象较为显著,其高昂的价格也使得钒电池的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开发一种价格低廉、阻钒性好的隔膜对钒电池的商业化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使用的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存在的钒离子透过率高、价格昂贵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离子传导膜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出离子传导膜的离子选择透过性好、并且成本大大降低,可适用于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B)。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离子传导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PVDF树脂(聚偏氟乙烯)加入有机溶剂中,在60~80℃条件下加热搅拌溶解,配成PVDF树脂溶液;
(2)将全氟磺酸树脂加入有机溶剂中,在200~240℃条件下加热溶解4h,配成全氟磺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17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