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升机航向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81577.7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9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雷;齐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11017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升机 航向 控制 方法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直升机航向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直升机设置有控制尾旋翼转动的尾旋翼电机,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直升机的目标航向;根据所述直升机的航向状态测量值,确定所述航向状态的估计值,以及与所述航向状态对应的未建模扰动的估计值;根据所述目标航向,所述航向状态的估计值,以及与所述航向状态对应的未建模扰动的估计值,确定所述尾旋翼电机的控制量;以所述尾旋翼电机的控制量控制所述尾旋翼电机工作。上述直升机航向控制方法,实现简便,电机响应快,且具有良好的抵抗外部扰动的能力,进而提高了航向控制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直升机控制,具体地,涉及一种直升机航向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直升机设置有主旋翼和尾旋翼,在飞行过程中,通过尾旋翼产生侧向推力抵消主旋翼产生的反扭矩,从而保证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不自旋,同时通过尾旋翼来控制直升机的航向。通常来讲,直升机的主旋翼和尾旋翼动力来自于直升机的主动力装置,主动力装置将动力输出至减速器,然后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主旋翼和尾旋翼转动。另外,为了实现尾旋翼对航向的调整,需要设置变距机构来调整尾旋翼的桨距角。
由于减速器、传动机构以及变距机构增加了直升机的重量,以及需要较高的维护成本,因此,相关技术中,采用独立电机直接驱动定距尾旋翼,通过PID(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来进行航向控制。但由于定距尾旋翼只能产生一个方向的推力,且PID控制涉及参数较多,调节过程复杂且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会影响航向调节的精确度以及实时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直升机航向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直升机航向控制方法,所述直升机设置有控制尾旋翼转动的尾旋翼电机,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直升机的目标航向;
根据所述直升机的航向状态测量值,确定所述航向状态的估计值,以及与所述航向状态对应的未建模扰动的估计值;
根据所述目标航向,所述航向状态的估计值,以及与所述航向状态对应的未建模扰动的估计值,确定所述尾旋翼电机的控制量;
以所述尾旋翼电机的控制量控制所述尾旋翼电机工作。
可选地,在所述获取直升机的目标航向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直升机的期望航向;
所述获取直升机的目标航向,包括:
对所述期望航向进行柔化处理,确定所述目标航向。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期望航向进行柔化处理,确定所述目标航向包括:
根据以下公式对所述期望航向进行柔化处理,获取所述目标航向:
其中,k表示当前采样和控制周期,k+1表示下一采样和控制周期,v0为所述期望航向,v1为所述目标航向,v2以及fh为中间参数,r0和h0为与所述直升机的航向特性以及期望控制品质对应的调节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直升机的航向状态测量值,确定所述航向状态的估计值,以及与所述航向状态对应的未建模扰动的估计值,包括:
确定与所述航向状态对应的目标控制器的目标控制量;
根据所述直升机的航向状态测量值,以及所述目标控制量,采用以下公式确定所述航向状态的估计值,以及与所述航向状态对应的未建模扰动的估计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1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