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GV小车与货架的对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81415.3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6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南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糜婧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接部 对接结构 套接部 磨擦 货架 推动结构 金属屑 磨擦损耗 物料运输 车体 适配 场景 | ||
本发明涉及物料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了AGV小车与货架的对接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对接结构包括AGV小车和货架,货架上设有对接部,AGV小车上设有与所述对接部适配的套接部,对接部设于套接部上方;对接部或者套接部上设有推动结构,推动结构用于将对接部和套接部扣合。本发明主要解决了高频对接场景下,对接结构的磨擦损耗带来的磨擦屑问题,包括避免产生磨擦屑和已产生的磨擦屑的收集;同时可减少相对磨擦,尽可能减少金属屑的产生。此外产生的金属屑被充分收集,无进入车体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AGV小车与货架的对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AGV小车应用于仓储系统,生产线系统的过程中,AGV与物料架之间有频繁的对接任务,对接完成后可运送料架。2008年7月22日公开的一篇美国专利US7402018B2公开了一种AGV小车的对接结构,包括对接锥体和对接腔,把对接锥体设置在AGV小车上,把对接腔设置在货架上;货架在AGV小车上方,采取此种对接结构的时候,由于对接结构之间对接频繁,而频繁的金属对接磨擦会产生金属屑,其所产生的金属屑容易落下,进而侵入AGV内部,存在造成器件损坏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AGV小车与货架的对接结构,将对接套筒设置在AGV小车上,收集频繁对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避免金属屑对AGV小车造成损害。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AGV小车,AGV小车包括对接结构,对接结构包括对接套筒,将对接套筒设置在AGV小车上,收集频繁对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避免金属屑对AGV小车造成损害。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与AGV小车对接的货架,货架包括对接结构,对接结构包括对接套筒,将对接套筒设置在AGV小车上,收集频繁对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避免金属屑对AGV小车造成损害。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AGV小车与货架的对接结构,适用于将AGV小车和货架对接,包括适于安装在所述货架上的对接部以及适于安装在所述AGV小车上的套接部,所述对接部与所述套接部适配套接;所述对接部可移动设于所述货架上或者所述套接部可移动地设于所述AGV小车,所述对接部设于所述套接部上方,通过移动所述对接部或所述套接部,将二者扣合。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结构还包括减磨件,所述减磨件设于所述对接部或所述套接部上,以减少所述对接部和所述套接部扣合时的磨损。在对接结构的高频次的对接中,对接结构容易磨损,同时容易产生金属屑;因此,在对接部或者套接部上设置减磨件,大大减少了对接结构的磨损和金属屑的产生,延长了对接结构的使用寿命,不需要频繁的更好对接结构,只需更换减磨件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结构还包括对接矫正部,所述对接矫正部设于所述对接部或所述套接部上,所述对接矫正部用于提高所述对接结构的对接成功率。在对接结构的对接过程中,对接部与套接部的对接对AGV小车的制动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当AGV小车与货架有相对的位置误差或者角度误差时,可能会对接失败;因此,在对接部或者套接部上设置对接矫正部,可降低对AGV小车制动位置精度的要求,当对接出现位置误差或者角度误差的时候,对接矫正部均可将对接结构在对接过程中矫正,提高对接成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包括对接板和与所述对接板连接的对接柱,所述对接板与所述货架连接;所述套接部包括对接套筒和与所述对接套筒连接的套筒座,所述套筒座与所述AGV小车连接。对接套筒设在靠近下方位置的AGV小车上,方便接收对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屑。
进一步地,所述减磨件为减磨套筒,所述减磨套筒适配设于所述对接套筒内。减磨套筒可以为金属减磨套筒,起到减小磨损,延长对接结构使用寿命的作用;也可以为如橡胶等非金属柔性材料,能在起到减小磨损的同时,降低对接过程中金属屑的产生。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矫正部为设于所述对接套筒开口端的倒锥形开口。对接套筒为倒锥形开口,起到方便对接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南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南江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81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超市系统及销售、补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简易的轻便稻苗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