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凸轮轴凸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8429.X | 申请日: | 2018-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7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国;胡鹏;李玉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08 | 分类号: | F01L1/08;F01L1/047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桃 基圆 最大升程 发动机凸轮轴 关闭缓冲段 开启缓冲段 气门关闭段 气门开启段 凸轮型线 凸轮中心 开始段 重合 凸轮缓冲段升程 气门 圆心 径向中心 气门落座 缓冲段 怠速 发动机 发动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凸轮,该凸轮的型线包括基圆和凸轮桃,基圆的圆心与凸轮桃的径向中心重合于凸轮中心,基圆的两个端点分别与凸轮桃的两个端点重合,凸轮桃上包括开始段、开启缓冲段、气门开启段、气门关闭段、关闭缓冲段和结束段,基圆的半径为15‑17mm,凸轮型线最大升程为7‑8mm,凸轮缓冲段升程为0.2‑0.4mm,开始段角度为1‑5°,开启缓冲段角度为15‑25°,气门开启段角度为55‑70°,气门关闭段角度为55‑70°,关闭缓冲段角度为15‑25°,结束段角度为1‑5°,气门最大升程点到凸轮中心的距离为22‑25mm。通过对凸轮型线的设计,优化了凸轮的最大升程和缓冲段高度,降低了发动机怠速时气门落座速度,显著的提升了发动机声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凸轮轴的凸轮。
背景技术
针对不同的发动机需求状态,发动机凸轮轴会对应设计相对应的凸轮轴型线,以使得发动机实现最好的性能要求。现代发动机不仅要求动力性和经济性,发动机声品质也是产品竞争力评估维度之一。现有的小型增压汽油发动机凸轮型线是:气门开启缓冲段角度为16°,开启段角度和关闭段角度均为64.25°,气门关闭缓冲段角度为16°,凸轮基圆半径为16.5mm,凸轮型线最大升程为8.2mm,缓冲段凸轮升程0.33mm。将其装配到小型增压汽油发动机上后,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但是发动机怠速时气门落座哒哒声显著,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声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凸轮,提高发动机的声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凸轮,该凸轮的型线包括基圆和凸轮桃,基圆的圆心与凸轮桃的径向中心重合于凸轮中心,基圆的两个端点分别与凸轮桃的两个端点重合,凸轮桃上包括开始段、开启缓冲段、气门开启段、气门关闭段、关闭缓冲段和结束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圆的半径为15-17mm,凸轮型线最大升程为7-8mm,凸轮缓冲段升程为0.2-0.4mm,所述开始段角度为1-5°,开启缓冲段角度为15-25°,气门开启段角度为55-70°,气门关闭段角度为55-70°,关闭缓冲段角度为15-25°,结束段角度为1-5°,所述气门最大升程点到凸轮中心的距离为22-25mm。
相比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凸轮型线的设计,优化了凸轮的最大升程和缓冲段高度,降低了发动机怠速时气门落座速度,怠速时比原始型线气门落座速度降低了27.5%,满足NVH设计限值;配气机构振动降低了45%,显著的提升了发动机声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凸轮型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凸轮轴凸轮,该凸轮型线包括基圆10和凸轮桃20,基圆10的圆心与凸轮桃20的径向中心重合于凸轮中心1,基圆10的两个端点分别与凸轮桃20的两个端点重合,凸轮桃20上还包括开始段21、开启缓冲段22、气门开启段23、气门关闭段24、关闭缓冲段25和结束段26,所述基圆10的半径为15-17mm,凸轮型线最大升程为7-8mm,凸轮缓冲段升程为0.2-0.4mm,所述开始段21角度为1-5°,开启缓冲段22角度为15-25°,气门开启段23角度为55-70°,气门关闭段24角度为55-70°,关闭缓冲段25角度为15-25°,结束段26角度为1-5°,所述气门最大升程点2到凸轮中心1的距离为22-25mm。
本发明的核心是通过对凸轮型线的设计,优化了凸轮的最大升程和缓冲段高度,降低了发动机怠速时气门落座速度,怠速时比原始型线气门落座速度降低了27.5%,满足NVH设计限值;配气机构振动降低了45%,显著的提升了发动机声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84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能利用发电系统
- 下一篇:发动机摇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