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体修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6163.5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于成;吴育涛;李军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卓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头 通孔 山体修复 固定座 混凝土通道 钻孔机构 伸缩杆 钻头尾 套筒 连通 打桩 升降驱动装置 固定座位置 驱动 打桩效率 上下运动 同轴设置 行走机构 可转动 伸缩缸 通孔轴 边坡 夹柄 钻孔 | ||
本发明涉及山体修复设备,本发明的山体修复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行走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钻孔机构,所述钻孔机构包括钻头、钻头固定座、驱动钻头固定座及钻头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钻头中部同轴设置有通孔A,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伸缩杆;还包括驱动伸缩杆沿通孔轴向往复运动的伸缩缸A,靠近所述钻头尾端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与通孔A连通的通孔B,所述钻头固定座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夹柄;靠近所述钻头固定座位置处还设置有套设在钻头尾端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环形的混凝土通道,所述通孔B与混凝土通道相互连通。本发明的山体修复设备可以在边坡上实现自动钻孔和打桩,极大地提高了打桩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山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体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公路左右的山体,关系到公路的交通安全,当公路两侧山体破损后不但会影响城市形象,而且严重威胁交通安全,所以要对公路两侧破损山体进行填土修复,然而填土区的物理力学性能远低于破损前原岩山体,容易引起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以往为了巩固填土区,会在填土区上打抗滑桩进行边坡抗滑,以往抗滑桩都是通过人工手扶钻孔,而且在倾斜度较大的边坡上人工无法钻孔,所以目前急需一种能够在边坡上自动打抗滑桩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山体修复设备,该山体修复设备可以在边坡上实现自动钻孔和打桩。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山体修复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行走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钻孔机构,所述钻孔机构包括钻头、钻头固定座、驱动钻头固定座及钻头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钻头中部同轴设置有通孔A,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伸缩杆;还包括驱动伸缩杆沿通孔轴向往复运动的伸缩缸A,靠近所述钻头尾端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与通孔A连通的通孔B,所述钻头固定座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夹柄;靠近所述钻头固定座位置处还设置有套设在钻头尾端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环形的混凝土通道,所述通孔B与混凝土通道相互连通;还包括设置在套筒上的接头,所述接头与混凝土通道相互连通。
进一步,还包括混凝土输送装置,所述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混凝土搅拌罐、混凝土搅拌罐连通的混凝土泵以及混凝土输送管,所述混凝土输送管一端与混凝土泵相互连通,另一端与接头相互连通。
进一步,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油泵,所述钻头固定座和套筒固定在液压缸推杆的端部,所述伸缩缸A固定连接在钻头固定座上部,所述套筒设置在钻头固定座下部。
进一步,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至少4个车轮,所述车轮包括轮毂和多个沿轮毂径向上旋转对称地设置在轮毂上面的抓地钩。
进一步,所述行走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抓地牵引机构,所述抓地牵引机构包括沿机架前后方向横向固定在机架上的伸缩缸B,所述伸缩缸B的伸缩杆端部固定设置有伸缩缸C,所述伸缩缸C竖向设置,伸缩缸C的伸缩杆端部设置有抓地钻头,所述抓地钻头的尖端朝向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山体修复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行走机构、设置在机架上的钻孔机构,所述钻孔机构包括钻头、钻头固定座、驱动钻头固定座及钻头上下运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钻头中部同轴设置有通孔A,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伸缩杆;还包括驱动伸缩杆沿通孔轴向往复运动的伸缩缸A,靠近所述钻头尾端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与通孔A连通的通孔B,所述钻头固定座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夹柄;靠近所述钻头固定座位置处还设置有套设在钻头尾端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环形的混凝土通道,所述通孔B与混凝土通道相互连通;还包括设置在套筒上的接头,所述接头与混凝土通道相互连通。本发明的山体修复设备可以在边坡上实现自动钻孔和打桩,极大地提高了打桩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山体修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卓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卓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61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固型边坡生态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理水土流失的创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