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流量分类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71903.6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5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余树文;郭志川;唐政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K9/62 |
代理公司: | 11472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琳琳;王蔚<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矩阵 二值模式 方向梯度直方图 支持向量机模型 网络流量分类 梯度直方图 网络数据流 直方图特征 分类性能 矩阵数据 流量分类 流量数据 数据流转 特征输入 提取方向 网络流量 纹理特征 灰度图 拼接 转换 分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流量分类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网络数据流;步骤2)将所述数据流转化为二维矩阵,提取二维矩阵的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A1和局部二值模式直方图特征A2,并将A1和A2进行拼接形成线性可分特征;步骤3)将所述线性可分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模型实现网络流量的分类。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将矩阵数据视作灰度图的方式,提取方向梯度直方图和局部二值模式两种纹理特征,将流量数据转换到线性可分空间,提高分类性能并提升流量分类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流量分类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应用爆发式增长。快速增长的网络流量给网络服务质量(QoS)以及网络安全带来巨大压力。流量识别技术是提升网络管理水平、改善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技术之一,网络流量的有效识别和分类对网络安全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络流量识别与分类技术有基于端口号的识别技术、深度包检测技术、基于行为的流量识别方法、基于流量特征的流量识别方法等。但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中,某些软件使用使用动态端口或常用协议端口以隐蔽流量身份,基于端口号的识别技术已无法提供较高的分类精度。另外由于加密技术广泛应用,网络加密流量不断上升,加密流量的有效载荷经过加密后,深度包检测技术也无法进行匹配检测。基于行为的流量识别方法需要监控网络中的主机结点,消耗大量时间和空间资源,并且一般只能粗粒度识别流量类型,当网络中的主机同时运行多种应用时,行为特征就会变得不明显。
基于流量特征的检测技术主要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建立分类模型,基于机器学习的检测方法需要人工刻画流量特征,主要是数据流层面和数据包层面的特征,对先验知识要求较高。特征大多在网络层或传输层就可完成特征提取,相比于深度包检测技术的复杂度大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网络流量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矩阵数据视作灰度图的方式,提取方向梯度直方图和局部二值模式两种纹理特征,将流量数据转换到线性可分空间,提高分类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流量分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网络数据流;
步骤2)将所述网络数据流转化为二维矩阵,提取二维矩阵的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A1和局部二值模式直方图特征A2,并将A1和A2进行拼接形成线性可分特征;
步骤3)将所述线性可分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模型实现网络流量的分类。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1)具体为:从网络中截取数据流量包,将一系列具有相同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的数据流量包汇聚为一个网络数据流。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将所述网络数据流转化为m*k的二维矩阵;
步骤2-2)将所述二维矩阵视为m*k大小的8位灰度图,提取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向量A1;
步骤2-3)将所述二维矩阵视为m*k大小的8位灰度图,提取局部二值模式直方图特征向量A2;
步骤2-4)将特征向量A1和特征向量A2进行拼接形成线性可分特征。
作为上述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1)具体包括:
步骤2-1-1)选取常数m,获取所述网络数据流的前m个连续的数据包,对每个数据包读取TCP或UDP协议的有效载荷原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19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异常流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客户端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