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吸式空气辅助雾化双燃料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71003.1 | 申请日: | 2018-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3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齐秀龙;王俊;曹天泽;张晨曦;张国强;李名家;李雅军;冉军辉;王永贵;任艳平;王威;刘超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R3/36 | 分类号: | F23R3/36;F23R3/38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辅助 雾化 燃料 喷嘴 | ||
1.一种自吸式空气辅助雾化双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态燃料旋流雾化组件、空气辅助旋流雾化组件、可拆卸压紧固定组件、防止积碳气冷组件、中部侧罩(3)、上部侧罩(5)、外罩(14)、气态燃料接口(4)、液态燃料接口(1)和雾化空气接口(2)及喷嘴壳体(8);所述液态燃料旋流雾化组件包括液态燃料旋流器(12)和液态燃料喷口(17);所述空气辅助旋流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空气旋流器(13)和空气喷口(6);所述液态燃料旋流器(12)安装于雾化空气旋流器(13)内;所述防止积碳气冷组件包括隔热内罩(7)、喷嘴壳体(8)前部的翅片(32)和翅片式流道(31);所述液态燃料接口(1)的液态燃料入口(23)和雾化空气接口(2)的雾化空气入口(24)内分别安装有气液两用滤芯(28)和可拆卸止动环(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空气辅助雾化双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14)与隔热內罩(7)焊接,外罩(14)上设有10个气态燃料出口(15),气态燃料出口(15)的轴线方向与液态燃料喷口(17)的轴线方向的夹角为30°;所述气态燃料出口(15)每2个为1组,每组的2个气态燃料出口(15)成12.5°角,且围绕液态燃料喷口(17)的中心轴周向均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空气辅助雾化双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燃料旋流器(12)通过插接嵌套于雾化空气旋流器(13)的内腔,二者通过可拆卸压紧固定组件按额定力矩的方式固定于喷嘴壳体(8)内;所述可拆卸压紧固定组件包括封盖(10)、垫片(9)和螺塞(11),螺塞(11)采用双头直螺纹的连接方式,其一端与喷嘴壳体(8)固定,以挤压方式压紧并固定液态燃料旋流器(12)和雾化空气旋流器(13),另一端与垫片(9)和封盖(10)按额定力矩的方式连接至喷嘴壳体(8)的端面,共同组成液态燃料旋流通道和辅助旋流雾化空气通道;所述液态燃料旋流器(12)与雾化空气旋流器(13)的内壁形成了第二液态燃料通道(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空气辅助雾化双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壳体(8)上设有第一液态燃料通道(25)和第一雾化空气通道(26),喷嘴壳体(8)的内腔内壁面与雾化空气旋流器(13)外壁面形成了第二雾化空气通道(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空气辅助雾化双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侧罩(5)、中部侧罩(3)和喷嘴壳体(8)形成了第一气态燃料通道(20)、第二气态燃料通道(21)和第三气态燃料通道(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空气辅助雾化双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內罩(7)上设有防积碳空气入口(27)和与防积碳空气入口(27)垂直相间排布的6个第四气态燃料通道(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空气辅助雾化双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燃料旋流器(12)的旋流槽旋向与雾化空气旋流器(13)的旋流槽旋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空气辅助雾化双燃料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燃料接口(4)、液态燃料接口(1)和雾化空气接口(2)采用内锥面外螺纹的密封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710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孔板式空气雾化喷嘴
- 下一篇:基于高重频激光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及其燃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