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风道的密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68121.7 | 申请日: | 201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3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马江辉;姚新祥;何炜;谷中锋;李小怀;李宗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董文倩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道 预定空气压力 空气压力 密封状态 装置及系统 空调风道 空调 漏风 安全隐患 分体空调 送风区域 运行模式 连接式 室内机 室外机 检测 回风 中风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风道的密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采集空调的风道的送风区域和/或回风区域内的空气压力,其中,风道连接于空调的室外机和室内机;获取空调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预定空气压力,其中,预定空气压力是在风道未发生漏风的状态下,风道内的空气压力;根据空气压力和预定空气压力确定风道的密封状态。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风道连接式分体空调容易出现风道安装不合理出现漏风进而带来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风道密封性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风道的密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采用风道连接的分体式空调,需要采用风道对室外机、室内机进行连接、组装,例如,房车空调。当风道安装不恰当,风道密封性差,会出现漏风,进而导致出现以下问题:
⑴空调的制冷效果变差;
⑵送风量、送风风速减小,达不到设计最大送风距离,制冷送风区域缩小;
⑶在制冷模式下,经蒸发器处理后的低温空气,通过风道泄露,与室内回风混合,当满足湿空气凝露条件下,会有水滴形成,当这一过程持续时,会使得形成的水滴聚集,淋湿内机,危及电器零部件安全,进而产生内机漏水,影响空调的正常使用。另外,当漏风量比较小时,制冷效果衰减不明显,用户往往不易察觉,但是容易发生低温空气与室内回风混合,冷风的泄露容易形成凝露,进而形成漏水,危及用户的人身安全以及电器零件的安全。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风道连接式分体空调容易出现风道安装不合理出现漏风进而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风道的密封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风道连接式分体空调容易出现风道安装不合理出现漏风进而带来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风道的密封状态检测系统,包括:风道,用于连接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风道中的送风风道和/或回风风道内,用于采集所述风道的送风区域和/或回风区域的空气压力;控制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空调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预定空气压力,其中,所述预定空气压力是在所述风道未发生漏风的状态下,风道内的空气压力;检测设备,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控制设备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空气压力和所述预定空气压力检测所述风道的密封状态。
可选地,上述空调风道的密封状态检测系统还包括:采集设备,与所述空调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运行参数判断所述空调是否处于稳定运行状态。
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显示屏,设置在所述检测设备上,用于在所述风道处于漏风状态的情况下,显示故障信息。
可选地,所述检测设备包括:报警子设备,设置在所述检测设备上,用于在所述风道处于漏风的情况下,发送故障报警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外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风道的密封状态检测方法,包括:采集空调的风道的送风区域和/或回风区域内的空气压力,其中,所述风道连接于所述空调的室外机和室内机;获取所述空调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预定空气压力,其中,所述预定空气压力是在所述风道未发生漏风的状态下,风道内的空气压力;根据所述空气压力和所述预定空气压力确定所述风道的密封状态。
可选地,采集空调的风道的送风区域和/或回风区域内的空气压力包括:检测所述空调的运行状态是否稳定,得到检测结果;在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运行状态稳定的情况下,判断所述空调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是否达到第一预定时长,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所述空调处于稳定运行状态达到所述第一预定时长的情况下,采集所述送风区域和/或回风区域内的空气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81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