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沥青质分散剂及其应用和抑制稠油中沥青质析出及清除稠油沥青质沉积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64207.2 | 申请日: | 201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4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江建林;高敏;李财富;余伟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K8/524 | 分类号: | C09K8/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分散剂 及其 应用 抑制 稠油中 析出 清除 沉积物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原油开采领域,公开了一种沥青质分散剂及其应用和抑制稠油中沥青质析出及清除稠油沥青质沉积物的方法。该沥青质分散剂包含生物质酚化合物、油溶性树脂和溶剂;其中,所述生物质酚化合物为腰果酚和/或腰果壳油。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质分散剂能够有效控制稠油生产过程中沥青质的析出,并且可对已经存在的沥青质沉积物进行有效清除,保证稠油井的正常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油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质分散剂及其应用和抑制稠油中沥青质析出及清除稠油沥青质沉积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稠油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储量丰富,是一种巨大的潜在资源,将在今后的原油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我国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塔河油田、中原油田稠油油藏地质资源非常丰富。
稠油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压力和温度的变化,导致稠油中组分分离、稠油中沥青质析出,这种现象在稠油井举升过程中经常发生。另外,稠油、超稠油和特超稠油常常采用掺稀油降黏生产,稀油的加入会导致稠油组分变化,使原有的稠油中沥青质稳定平衡被打破,导致沥青质析出沉淀。沥青质从稠油中析出后会沉积在泵、井筒及输送管线表面,导致泵不能正常工作、检泵周期变短、管线堵塞,严重影响到稠油的正常生产,部分超稠油井因沥青质析出堵塞,频繁作业甚至关井。沥青质析出主要影响稠油从地层举升至地面以及地面输送过程。当稠油不稳定存在沥青质析出时,析出物不断在管壁上沉积,当这种沉积过程发生在地下管柱时,会造成井下抽油泵和抽油杆结卡,发生井下事故,造成油井的“卡井”。在地面输送过程的这种沉积会造成管线输送能力降低,严重时会造成地面管网的堵塞。因此,抑制沥青质的析出沉积是维持稠油井正常生产、降低生产维护成本的重要措施。
CN103897755A公开了一种重质燃料油沥青质分散剂,主要由羧酸脂、烷基苯磺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溶剂无水乙醇组成。该分散剂可以解决船用燃料油的沥青质沉降问题,同时能够对燃料油中已经沉降沥青质进行分散。
CN103384717A公开了一种含有沥青质分散剂的润滑组合物,包含具有润滑粘度的油、沥青质分散剂和衍生自烷基酚的清净剂,采用包含酰胺基团的化合物及包含琥珀酰亚胺基团的化合物作为沥青质分散剂,该组合物主要应用于柴油发动机操作中。
CN106833578A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凝稠油的沥青质分散剂,该分散剂是由主剂和溶剂组成,所述主剂是一种带有多个酰胺基、酯基以及胺基官能团的树枝状有机化合物,溶剂为苯、甲苯、二甲苯或三甲苯。该分散剂对于高凝稠油具有较好的降粘效果。
如上所列举的现有沥青质分散剂对于解决部分沥青质的析出问题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尤其是在解决燃料油中沥青质的析出问题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然而,对于稠油生产过程,由于稠油组分复杂,现有沥青质分散剂难以满足稠油在开采中抑制沥青质析出的问题,更无法解决沥青质析出形成的沉积物造成的堵塞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沥青质分散剂及其应用和抑制稠油中沥青质析出及清除稠油沥青质沉积物的方法。本发明的沥青质分散剂不仅能有效抑制稠油中沥青质的析出,而且还能对已经沉积的沥青质堵塞物进行有效分散,实现解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质分散剂,该沥青质分散剂包含生物质酚化合物、油溶性树脂和溶剂;其中,所述生物质酚化合物为腰果酚和/或腰果壳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沥青质分散剂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稠油中沥青质析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本发明所述的沥青质分散剂与稠油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除稠油沥青质沉积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本发明所述的沥青质分散剂与所述稠油沥青质沉积物接触。
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质分散剂能够有效控制稠油生产过程中沥青质的析出,并且对已经存在的沥青质沉积物进行有效清除,保证稠油井的正常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64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井用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稠油降黏剂及其应用和稠油降黏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